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及展望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4日

2.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Green和Schleicher对染料进行微胶囊化来制备无炭复写纸到70年代中期,微胶囊技术已经在医药、农业和化工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已把该项技术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较晚。目前主要用于变相材料、新颖染料、特种助剂以及医用纺织品等方面,开发了具有特殊美学功能和优点的发泡印花、发泡涂层以及发泡植绒工艺,还有隔热、隔音性能和医疗效用的新型纺织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开发出用于后整理(香料、防臭、杀菌)的微胶囊技术。20世纪70年代,日本matsui公司发表了分散染料最适合微胶囊化的观点【8】。据报道,日本matusii化学公司已开发出微胶囊化染料,并应用于涤纶、腈纶、聚酰胺和羊毛等纤维染色,获得多色效应;日本林化学公司将反应性染料以水为溶剂进行微胶囊化,制得MCP-T型微胶囊染料,当胶囊中染料向纤维转移并固着后,呈现出微细的雪花颗粒状色彩;欧美等国也有此类报道。国内对微胶囊染料的研究和开发正在迅速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以尿素和甲醛为壁材,酸性红GP为芯材的微胶囊染料制备技术;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研究B-CD;

对分散染料的包结性能,探讨染料微胶囊包结技术;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试验了耐晒黄G的微胶囊包覆技术;北京市纺织科学研究所采用相分离的复

凝法对传统的明胶-阿拉伯树脂进行改进,制得分散染料微胶囊;上海东华大学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密胺树脂预缩体及乙烯类单体作为微胶囊壁材的单体,以及采用界面聚合法,以双或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作为壁材单体,以分散染料为芯材,制备了微胶囊化分散染料,并应用于高温高压染色、热熔染色和转移印花,达到理想效果【9】。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