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增加“DSD酸纯度"检验项目的必要性
1.1 DSD酸产品质量的优劣对下游产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DSD酸的化学名称为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CAS登记号:【81-11-8】,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可用来合成几十个品种的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DSD酸构成了该类型荧光增白剂结构中
的荧光基团.这些荧光增白剂广泛用于纺织印染、造纸、洗涤剂等轻纺工业,是许多轻纺工业产品改善外观、增加美感、提高质量、提升挡次、增添商业价值必需的功能性助剂.这类荧光增白剂的消费量目前仅国内市场就达到10万t左右.DSD酸还可用来制造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这些以DSD酸为主要原料制造的染料至今还未发现对人体有致摩眭,是替代那些有致癌性、已被明令禁用染料的首选品种.111目前全世界DSD酸年消费量已达到近5万t,国内市场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2万t以上.
国内外合成DSD酸的工艺路线只有一条,均是由对硝基甲苯经磺化生成对硝基甲苯邻磺酸,再氧化生成4,4’-二硝基二苯乙烯-2,2’-二磺酸,最后再还原而制得DSD酸.在合成过程中,对起始原料对硝基甲苯及其他相关原料的质量优劣、各步反应工序的工艺条件(如反应温度、pH值、压力、反应终点的控制等)如何优化及调节、提纯和精制工序的效果等均有严格的要求.如果某个环节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出现失误,将会使反应不完全或增加副反应,导致反应不彻底的残余物和副反应的生成物增多,最终使产品中的各种有机杂质增多.这些有机杂质的主要组分为含氨基(伯胺)的化合物,如:4,4’-二氨基联苄-2,2’-二磺酸(简称苄基物1、对氨基苯甲醛邻磺酸、对氨基苯甲酸邻磺酸、间氨基苯磺酸、对氨基甲苯邻磺酸、对氨基苯甲醛等,一些含硝基的有机化合物和分子结构十分复杂的黄一橙色水溶性直接染料等多聚偶氮类色素,另外还有一些目前尚不清楚的未知物.【2-3】它们和DSD酸混在一起,在以DSD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或染料时,这些有机杂质也会与有关原料进行反应.而其生成物却不是目的产物,成为混在荧光增白剂或染料中的杂质,严重影响了下游产品的质量和得率.【4】
1.2现行DSD酸产品质量标准存在的不足
目前DSD酸行业执行的产品质量标准是化工行业标准HG/T 2279—2000[15].该标准是20世纪末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98年组织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华煜化工厂、江苏淮化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安阳荧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4家单位针对当时实施的DSD酸化工行业标准HG/T2279—1992[16]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当时用户需求和DSD酸行业的实际情况,参照日本工业标准JIS K4158—1995《4,4’-二氨基二苯乙烯-2,2’一二磺酸》,对1992年版的标准进行了修定,草案报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审批,于2000年6月5日发布,标准号改为HG/T 2279-2000.至今该标准的标龄己近10年.2000年版的标准对DSD酸产品的质量要求见表1.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