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对第二次红外烘干后减少冷却时间的研究
纤维含量检测,第一次烘干针对样品,而第二次烘干针对反应后残留物,因此,仅需对样品第一次红外干燥后的热重进行修正.根据纤维材料的热学性能,空气中的水分子被纤维大分子上的极性基团所吸引而与之结合,使分子的热运动能降低,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并伴有热释放.常见纤维的吸湿微分热大致接近,约为837.36~l256.04J.纤维吸湿放热的机理基本相同,通常,在干燥器环境中冷却30ndn后,纤维吸湿达到平衡,可以实现质量的称取,因此,本试验选定了第二次红外烘干后冷却30rain的工作方案.
综合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提出了纤维含量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流程为:制样_红外烘干(10rain,105℃)_称量修正_溶解_+中和抽滤.+烘箱预烘干(30min)_+红外烘干(10ndn,105℃)_+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再称量_计算结果.
3验证
从表7可看出,快速法和常规法对定量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用快速法代替常规法切实可行;涤/棉织物、棉/粘织物、毛/锦产品和毛/丝产品用快速法比用常规法可以节省640min,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论
织物定量分析常规方法(简称常规法)可行,数据可靠,但缺点是耗时,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外贸小批量、反应快的发展趋势.为此,从节省干燥和冷却时间的角度出发,筛选出符合织物定量分析要求的红外干燥法,并确定了红外干燥法典型干燥时间为10min,温度设置在105cc.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采用红外干燥结合高精度称重平台的红外水分称重仪,确立了采用修正系数的方法来实现纺织纤维第一次经红外烘干后热重表征冷却后质量,并将第二次冷却时间从2h减少到30nfin,并进一步减少了试验环节,提高了检测速度.最终,提出了以红外干燥替代烘箱干燥,以红外水分仪称重替代常规电子天平测定纤维质量,减少第一次冷却步骤和时间;将热重修正为冷重,将第二次冷却时间减少为30min的纤维含量快速检测方法.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