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3可以看出,红外干燥比烘箱干燥测试涤/棉、毛/丝、棉/粘产品和毛混纺产品可以缩短430min。加快了测试进程,缩短了检测周期,达到了初期目标。
2.3对减少样品烘干冷却步骤的研究
此前通过红外干燥,已明显缩短了纤维含量检测的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为进一步缩短试验时间,将继续研究可否再减少冷却时间或步骤.
2.3.1对红外烘干后热重和冷重的比较
纺织品经红外干燥法烘燥后一般也要在干燥器中冷却120min,本部分试验是进一步探讨红外干燥后能否将干燥器冷却的120min省掉.以全棉纱线为研究对象,经红外烘干后冷却120min前后称重,结果见表4.
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全棉纱经红外干燥后再冷却120min,冷却前质量小于冷却后的质量,原因是冷却过程中,热纱线还会吸收少量干燥器中的水分.以表4样品中棉纤维为例,冷却后样品的失重(含水率)8.6%左右,冷却前样品质量稍有减小,含水率7.2%左右,具有一定规律性.因此,本文提出通过修正系数以热重来表征冷重.
2.3.2对常规纤维的热重修正系数的研究
从表5中可以发现,主要纤维成分的热重与冷重的修正系数值在1.006~1.040.其中,涤纶为1.006左右,棉为1.018左右,毛为1.039左右,粘胶为1.035左右,涤/棉混纺织物为1.014.
参照GBfr2910—2009中的精密度,对于混纺均匀的纺织材料,本法采用当置信度为95%时,误差率不超过±l%.将试验数据代人式(1)、(2),求得样品的平均值、标准偏差,然后将试验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将数据代入式(3),按照格鲁布斯检验法判断该值是否异常,如为异常值,则应舍去,最后将正常值代入式(4)、(5).
(1)样品的平均值d
求得样品95%的置信区间及置信界限,从而推断出总体的规律性.以多种2组分纤维样品来试验,分析红外干燥后冷却前后的质量变化,确立热重来表征纤维含量定量分析的修正系数,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