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MAl50型赛多利斯水分测定仪(测量范围0.05%~100%,量程1mg~150g,加热范围40~230℃),ALC0.001
g电子天平,101—2A电热鼓风烘箱,干燥器,真空抽滤装置,温度计,坩埚,一体化成分分析仪等.
1.2试验方法
以75%硫酸溶解涤/棉混纺织物中的棉纤维及毛/丝混纺织物中的丝纤维(按GB/T2910.11—2009和GB/T2910.18-2009执行);以甲酸一氯化锌溶液溶解棉/粘混纺织物中的粘胶纤维(按GB/T2910.6—2009执行);以次氯酸钠法溶解毛/锦、毛/粘、毛/腈、毛/涤等混纺织物中的毛纤维f按GB/T2910.4-2009执行).
1.3定量分析面料流程11I
制样_烘干至恒重_冷却至室温叶称量→溶解→中和抽滤→再烘干至恒重→再冷却至室温→再称量_计算结果.
红外干燥法试验流程在抽滤后、第2次烘干前增加一个预烘干(烘箱预烘干30min).
2结果与讨论
2.1纺织材料水分测定方法的比较
纺织材料水分测定方法可归纳为10种,结果见表1.
经过大量调研,反复比较,本文重点将红外干燥法与烘箱法进行比较.烘箱法是利用热空气烘干样品,利用电阻丝加热烘箱内空气,可调节箱内空气,一般超过水的沸点,使水分子有足够的热运动能,随气扇排出箱外.但是空气有一定的湿度,要将样品烘干到几乎没有水分,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4~16h)’能源消耗也大.红外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照射样品,热量以热辐射为主,辐射的能量高,穿透力强,样品内部在较短的时间(5~15min)内达到较高的温度,水分子很快就被蒸发,试验速度大幅提高.但红外于燥法不能像烘箱那样(可以进行多个样品一起烘干),每次只能进行一个样品的烘干.将纺织材料中的水分蒸干,通常做法是将样品加热到水的沸.点,000oc)1.2上,可加速水分子的热运动,在较短的时间内扩散到样品周围的空气中,国家标准、ISO和AATCC标准都规定了烘干温度为(105+3)℃,本试验将红外干燥仪的温度设置为105℃.
2.2红外干燥与烘箱干燥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由于红外干燥是通过热辐射对样品进行加热,样品内部升温较快,且通风散热性能差,而二组分纺织品在经过化学溶解反应后,在玻璃砂芯坩埚中的残留物为湿态,不适合直接红外干燥,往往达不到快速烘干的目的.因此,在反应后第二次红外干燥前采用烘箱预烘干30min,并对18组常见组分样品开展具体的试验比对.由表2可知,对比2组分纤维含量的试验室数据,几种干燥方法对测试无显著性差异,再利用成对数据的秩和检验法进行解析.正秩数∑T=6l;负秩数∑T= -61.确定统计量丁的值,T=--61.确定临界值瓦的值,死的值查秩和检验临界表,样本数N=18,在95%置信区间中,取a=0.05,则T0.05晒=47.由于T> T0.05,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差异不大,即用红外干燥和烘箱干燥所得定量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红外干燥法符合GB/T2910—2009系列标准,纺织品2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测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