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分类方法很多[7],按其在水中生成的离子种类可分为:(1阴离子型,极性基带负电,主要有竣酸盐(RC00-M+、磺酸盐(RSO3M+、硫酸酷盐(ROSO3-M+)、磷酸盐(ROPO3-M+)等.其中R为烷基,M主要为碱金属和钱(胺)离子;2阳离子型,极性基带正电,主要有季铰盐(NR4+A-)、烷基吡啶(RC5H5N+A-)盐、胺盐(RnNHm+A-,m+n=4,其中m=1~3,n=1~3)等.其中A主要为卤素和酸根离子;)两性型,分子中带有两个亲水基团,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其中的正电性基团主要是氨基和季铵基,负电性基团则主要是梭基和磺酸基.如甜菜碱RN+(CH3)2CH2COO-;(4)非离子型,极性基不带电主要有聚氧乙烯类化合物[RO(C2H4O)nH]、多元醇类化合物(如蔗糖、山梨糖醇、甘油、乙二醇等衍生物)、亚砜类化合物(RSOR’)、氧化胺(RNO)等;(5)混合型,此类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带有两种亲水基团,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如醇醚硫酸盐R(OC2H4) Nso4Na.
2.2表面活性剂的定性鉴定
定性鉴定同是对表面活性剂样品进行初步检验,确定可能存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为进一步进行结构及定量分析提供依据.表面活性剂的初步鉴定阴一般是利用染料的颜色变化、溶剂萃取、产生沉淀或浑浊的办法来进行观察,其主要方法有酸化法、染料指示剂法、沉淀法、纸层析显色法和水解系统分析法等.
2.2.1酸化法
将样品水溶液搅拌起泡后酸化,若泡沫消失并产生沉淀,说明样品可能含脂肪酸盐表面活性剂;若泡沫不消失,说明样品含其他表面活性剂.
2.2.2染料指示剂法
①亚甲蓝-氯仿法
原理:亚甲蓝属阳离子型染料,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能溶于氯仿的络合物,使溶剂着色.而亚甲蓝与阳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均无此反应,不能使溶剂着色,染料仍存在于水溶液中,
分析鉴定:将0.03g亚甲蓝溶于l00mL水中,吸出30mL放在1000mL容量瓶中,加人500mL水、6.8mL浓硫酸和50g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摇动到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0mL配成亚甲蓝溶液.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