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经聚丙烯酸酯整理的涤/棉织物含量测试时涂层剂剥离方法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从表2中看出,经涂层整理后的织物,其经纬密度与原样织物的经纬密度很接近,可认为涂层后织物密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认为,用裁剪器裁取相同面积试样时,原样的重量即为涂层织物试样涂层前的重量。单位面积试样的涂层量,即为单位面积涂层织物的重量减去相同面积原样的重量。这为涂层率的计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2  PA样品的涂层率计算

涂层率是单位面积涂层织物上的涂层剂重量与涂层织物重量的比值,从以上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经涂层整理的试样,其涂层前重量为相同面积(用能裁剪面积为100cm2的圆形试样的裁剪器取样,以保证涂层织物与原样的样品面积相同)原样的重量,从而得出单位面积涂层织物上涂层剂的量,再计算出涂层率。用裁剪器分别裁取l00cm2原样、PA试样各20块,测其平均重量,再计算涂层率,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本试验所用面料(聚丙烯酸酯涂层染色涤/棉混纺织物),其涂层率为7.8%。

3.3涂层织物在水中的溶解状况

按2.2.3所述的方法对原样及涂层试样进行水溶解实验,结果见表4。

从表4中看出,经蒸馏水处理的样品,织物重量几乎无变化,说明蒸馏水并不能去除PA织物上的涂层剂。

3.4不同的剥离剂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样品的剥离效果

不同溶剂在不同温度下对PA涂层试样的剥离率比较如表5所示。

剥离率=重量变化/处理前试样重×100%

未经剥离试验样品的涂层率为7.8%,与表中数值均很接近,由表5可看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以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为剥离剂时,PA试样均可获得较好的剥离效果。

四种剥离剂对PA试样的剥离效果很接近,那么要优选出最佳剥离剂,必须考虑试剂的毒性,以对人体毒性最小的试剂为最佳。

查阅《中国药典》,  四种剥离剂中,二甲基甲酰胺毒性最大,其次为二甲苯,乙酸乙酯与丙酮属三类有机溶剂,毒性最小。在剥离效果相近的情况下,应首先对试验人员伤害较小的试剂,所以我们排除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苯。乙酸乙酯与丙酮的毒性相当,但它们的价格差异极大,乙酸乙酯的价格是丙酮的两倍,从试验成本考虑,我们将成本较大的乙酸乙酯排除,选择丙酮作为最佳剥离剂。从表5看出,在试验温度分别为20"C、40"C时,剥离效果是一致的,从节约能源及提高工作效率考虑,我们选择较低的试验温度即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