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GB/T2910一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将蒸馏水代替试剂,用裁剪器分别在原样、PA试样上裁取数块面积为lOOcm2的圆形试样,将圆形试样烘燥,称重将水浴锅分别设置20℃、50℃、90℃,试样分别放入三角烧瓶中,各加200ml蒸馏水,置于设定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1小时,再烘燥,称重。
2.2.4涂层剂剥离试验
查阅《中国化工商品大全》[13],根据溶剂及被溶解物质(涂层剂)的溶解度参数,选择四种溶剂来溶解PA试样。这四种溶剂分别为丙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苯。其溶解度参数[14]见表1所示。
根据各溶剂的沸点,我们选择水浴温度分别为:丙酮20℃、40℃,乙酸乙酯20℃、40℃、60℃,二甲基甲酰胺20℃、40℃、60℃、90℃,二甲苯20℃、40℃、60℃、90℃。
使用各溶剂的剥离方法及步骤如下:
2.2.4.1用裁剪器分别在原样、PA试样上裁取数块面积为l00cm2的圆形试样。将圆形试样放在105±5℃烘箱中烘至干燥,冷却后,分别在分析天平上称重。
2.2.4.2将原样、PA试样各一块,分别放入三角烧瓶中,再各加入100ml选定的溶剂,盖紧瓶塞,摇动烧瓶使试样浸湿,将烧瓶置于选定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1小时。
2.2.4.3.取出试样,在通风柜中挥发数小时。再将试样置于称量盒内,放入105±5℃烘箱中烘至干燥,冷却后,分别在分析天平上称重。
2.2.5经剥离试验后的样品的成份分析
依据GB/T29l0一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剥离实验后的PA试样,用75%硫酸溶解,将此试验结果与原样成份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
3结果与讨论
3.1织物经纬密度
涂层整理织物在涂层整理之前,织物任何理化性能均和原样一致,但经整理机整理过程中,由于受一定的张力,如果此张力与原样染色整理时的张力差异较大,则涂层整理后的织物,其经纬密度将与原样有较大差异。
实验测得的涤/棉织物原样及PA试样的经纬密度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