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经聚丙烯酸酯整理的涤/棉织物含量测试时涂层剂剥离方法探讨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8日

2.1试验材料、药品及仪器

2.1.1试验材料

染色涤/棉布(T/C含量为70/30)10米,剪取其中5米作原样(即不作任何处理),5米进行PA涂层整理,要求2块面料的经纬密度尽量一致。

2.1.2试验药品

聚丙烯酸酯涂料、硫酸、氨水、丙酮、乙酸乙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

2.1.3试验仪器

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恒温烘箱(能保持温度105±59℃)、恒温振荡器(能保持温度50±5℃)、恒温水浴锅(温度范围0-100℃)、裁剪器(能裁剪面积为l00cm2圆形试样)、Y511B型移动式织物密度镜、干燥器、真空泵、具塞三角烧瓶、玻璃砂芯坩埚。

2.2试验方法

2.2.1织物经纬密度测试

涂层后的织物与未涂层的织物经纬密度应尽量接近,这样才能计算出涂层织物的涂层率。测试原样及涂层织物的经纬密度,目的是了解两块织物的经纬密度是否接近。

按GB/T4668一1995《机织物密度的测试》[11]要求,用织物密度镜测试样经纬密度各5处。

2.2.2涂层率的测试

要想知道试样涂层剂剥离是否完全,就必须知道涂层试样上剥离前涂层剂的量是多少,如果本试验用的两块样品(原样及PA样品)经纬密度、纱支、成份等几乎一致,则我们可以认为,PA样品涂层前重量为相同面积(用能裁剪面积为l00cm2的圆形试样的裁剪器取样,以保证涂层织物与原样的样品面积相同)原样的重量,从而得出单位面积涂层织物上涂层剂的量,再据此计算涂层率。

参照GB/T4669—1995《机织物单位长度重量和单位面积质的测试》[12],用裁剪器分别在原样、PA试样上裁取若干块面积为l00 cm2的圆形试样,将圆形试样放在105±5℃烘箱中烘至干燥,冷却后,分别在分析天平上称重。

2.2.3涂层织物在水中的溶解状况

涂层织物在水中的溶解性能测试,目的是了解水是否能作为溶解涂层整理剂的试剂。如果PA织物在水中浸泡,即可去除涂层整理剂,那么水将是最清洁、经济的剥离剂。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