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在线监测系统,对活性分散红GG染料染真丝织物及分散大红S—BWFL染240涤纶春亚纺后超临界系统的清洗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见图5和图6。
图5表明,在真丝织物的染后系统中,随清洗次数的增加,其清洗流体中活性分散红GC染料的特征吸收峰逐渐降低,系统中残留染料浓度减小,表明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本身对染料的溶解性可对染色循环系统起到清洗作用。同时,当清洗次数(n)达到7次时,清洗流体在线吸收光谱曲线的活性分散红GG特征吸收峰消失,表明此时系统中残留的染料被基本清洗干净。如果增大清洗流体压力和/或升高清洗流体温度等,则可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缩短系统的清洗时间。
图6显示,在系统清洗压力为20.0MPa、温度为120.0℃的条件下,超临界CO2流体对疏水性较强的分散染料表现出更高的清洗效率。当每次清洗时问设定为60min时,流体完成第二次清洗后,系统已基本达到清洗目的。
3结论
(1)借助在线观测系统,可对超临界CO2流体的形成及染料溶解实现在线观测。当系统压力和温度超过CO2临界点时,系统中出现均相超临界CO2流体产生的超临界CO2流体对试验的活性分散红GG染料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并随溶解时间的延长,其溶解度增加,在溶解时间为120m/n时,染料溶解可达到平衡或饱和。
(2)染料上染过程中的在线吸收光谱可用于染料转移/吸附上染过程的研究,可实时监测染浴中染料的浓度变化,有利于更好地控制染色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活性分散红GG染料大浴比上染真丝纤维时,当染色时间超过60min,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染料浓度明显降低。
(3)在线监测系统也可方便地用于监测和评价超临界染色系统的清洗过程及效果。对活性分散红GG及分散大红S—BWFL染色后,采用适当的清洗工艺,超临界CO2流体本身可实现对染色循环系统的清洗。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