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细纱机纺纱器材的长期应用实践对比、分析,指出其质量优劣和使用过程中的周期校正对纱线毛羽产生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纺纱器材;毛羽;校正
随着世贸关税壁垒的逐步降低,根据ATC协议,全球纺织品配额已从2005年1月1日取消,纺织品出口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各纺织企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在国内企业走向国外的同时,国外企业也会进入国内参与市场竞争。各纺织企业要强化质量管理,提升产品档次,生产出受各种消费层次欢迎的纺织品。
目前,精毛纺行业的主导产品如精纺呢绒面料朝细号轻薄型方向发展,纺纱号数普遍减小,各纺织企业全面引进无梭、剑杆织机,双经单纬品种比较成熟,对各纺纱厂的纱线条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纱线毛羽引起了各纺纱厂的极大关注,都在积极寻求减少纱线毛羽的措施。
1 纱线毛羽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及成因
纱线毛羽是指羊毛纤维的头、尾端暴露在条干主体外;纱线毛羽不仅影响纱线光洁程度,而且影响到纱线光泽和织造工序的生产效率,最终影响成品的外观质量。毛羽在细纱机上主要是由加捻卷绕部位产生的,纱线毛羽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器材质量的优劣,二是使用过程中的周期性校正效果。
2 纺纱器材与纱线毛羽的关系
在纺纱过程中,导纱钩、气圈环、金属钩、钢领的质量优劣均影响毛羽数量;另外,前集合器和胶辊硬度、直径、前冲位置等对毛羽产生也有影响。在选择胶辊时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表面粗糙度适中;第二,耐磨性能好;第三,圆整性好。坚持以满足生产质量要求为前提,适合车间自身生产环境条件为基础,对各器材制造厂家产品进行使用对比,最后确定器材供货商。
2.1 导纱钩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导纱钩的粗糙度与耐磨性能相当重要。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和上车使用表明,安徽铜陵松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3#高耐磨导纱钩能减少毛羽产生。由于该导纱钩表面采用了强硬化处理,无论从表面粗糙度、耐磨性能方面都对纱线毛羽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满足不同原料、不同纱号的生产要求。
2.2 气圈环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气圈环主要作用是控制纱线气圈。气圈环的圆度、粗糙度和纱线摩擦接触面对毛羽产生有一定影响。使用对比表明,近期开发出来的新型不锈钢薄板气圈环优于传统气圈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重量轻(新型每只13.62g,传统每只27.52g,按一台细纱机396锭算,相当于5.5 kg),能够有效地减轻车头气圈环牵吊链条负荷;二是粗糙度值小,光滑;三是耐磨性能好;四是不易变形;五是纱线摩擦接触面小且不易沾上油污(羊毛脂和浮色);因此,选择新型气圈环有利于毛羽减少,也是气圈环更新换代理想的替代产品。
2.3 金属钩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金属钩的选用要根据钢领本身性能来决定,做到合理搭配。因纺纱时金属钩边缘与钢领圆弧接触,如果选择号数不适宜或二者搭配不当,会造成金属钩运转不平稳,增大金属钩与钢领、纱线之间摩擦,造成纱线毛羽增多;因此,金属钩能否平稳地运行是减少毛羽产生的关键。在选择金属钩的质量时一定要注意其表面光滑性、耐磨性及使用的平稳性。金属钩与钢领一般应选择同一生产厂家的配套产品,使用效果比较好。
2.4 钢领对纱线毛羽的影响
钢领是细纱加捻卷绕机构的关键器材,其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纱线毛羽多少,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细纱条干均匀度和断头率;在选用钢领时一定要把好质量关。钢领的优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走熟期的长短;二是在一个回磨期内的磨损程度;三是使用寿命;目前,要进一步采用各种处理方法来改善国产钢领工作表面层的耐磨性。
3 纺纱器材周期校正对毛羽的影响
器材使用过程的相关周期校正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质量好的器材,更要有周期校正和细致操作,才能够减少毛羽的产生。
3.1 导纱钩的校正
叶子板位置的高低和导纱钩对准锭尖中心线是纺纱工艺校正的重点之一。导纱钩与锭尖中心不一致时,致使纱线一面碰撞筒管,造成纱线摩擦筒管顶部产生毛羽;钢领板起始位置时叶子板位置偏低,同样会出现纱线碰撞筒管顶部而产生毛羽;因此,除了大、小平车进行校正对中外,应制订平时2个月校正一次的周期计划。在校正时用线锤吊线对中后,必须在试纺时再用闪光测速仪对每只锭子探照,发现碰撞筒管的锭子应及时调节导纱钩位置;另外,叶子板的高度一般以钢领起始位置凸轮最低处时纱线与筒管不碰撞为准,(用闪光测速仪观察)最后确定叶子板位置的高度;做到纱线不碰撞筒管,是防止毛羽产生的第一步。
3.2 气圈环校正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