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熔体共混:熔体共混通常所称机械共混,在开炼机、密炼机经一定温度、时间、熔体粘度等工艺条件控制下,将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入橡胶。
b)熔体和溶液共混:将有机高分子溶于自身溶剂中,然后在开炼机、密炼机经一定温度、时间、熔体及溶液粘度等工艺条件控制下共混,待溶剂离析后便可得到均相共混物。
3 粉体助剂表面改性、预处理
粉体表面改性、预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对粉体物料表面进行处理,根据应用的需要有目的地改变粉体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满足现代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3.1 改性、预处理方法
a)物理改性:利用无机物或有机物对粉体表面进行包覆以达到改性的方法。
b)化学改性:通过表面改性剂对粉体颗粒表面进行化学反应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完成。
c)机械力化学改性:其实质是表面化学等改性方法的促进手段,激活的颗粒极易与周围的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机械力化学效应。
d)预处理:是将粉体首先进行表面改性,再加入到基体中形成复合体的方法。
3.2 交联、活性、促进剂表面改性、预处理效应
a)通过粉体助剂的化学物理改性预处理,粉体颗粒再次充分细化,表面改性处理剂阻止了粉料的自聚结团、静电排斥效应,增强在胶料中的相溶性和流动分散性,大大降低橡胶中的粉杂颗粒。
b)通过粉体助剂的化学物理改性预处理,使它混入橡胶得到充分均匀的分散,其混炼胶硫化过程中,能发挥出各种材料的最佳效应和使用效力价值,使胶料交联密度深而均匀,制品硬度均匀、变形低、回弹性好、增加耐磨性,消除胶料的回性期,达到更佳的综合物理性能。
c)通过粉体助剂的化学物理改性预处理,粉体助剂表面在改性剂物理化学作用下具有释缓性,混炼胶在加工中不易发生早期交联和自硫,硫化成型则按配方设计硫化速率达到充分硫化,可提高混炼胶加工安全性和优化工艺流程。
4 应用实例
4.1 通用型纺纱胶管
传统通用型纺纱胶管,采用热聚丁腈橡胶为主体材料,以工业明胶为补强剂,该体系受耐油、耐热、回性期(硬度回升)、早期龟裂等因素产生的质量隐患所困挠。我们经三年来的努力,全面采用进口优质冷聚丁腈橡胶替代热聚丁腈橡胶,对主体材料(丁腈橡胶)和补强材料(工业明胶)选用相关改性技术,重点解决该配方体系溶体(丁腈橡胶)和溶质(工业明胶)的相溶性,和硫化胶的早期龟裂关键技术,在提高硫化胶耐油、耐热性的同时,消除由饱和水蒸汽硫化干扰产生的硫化滞后效应(胶管硬度回性期),形成了邵尔A60度~90度系列化产品,通过实际推广应用,证实该系列产品各项应用性能稳定可靠,纺纱综合性能优异,是传统通用胶辊的更新换代产品。
应用实例1:(邯郸隆润棉纺织有限公司提供)
胶辊型号:XLC-975(原无锡市第六橡胶厂提供);
纺机型号:FA502;
摇架加压(双锭):140 N;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