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纱 >

纱线断头应采取的措施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1日

4梳棉工序兼顾梳理、去杂和损伤纤维

根据配料情况和棉卷定量,合理调整给棉板与刺辊间的隔距,消除刺辊偏心现象,通过更换给棉板规格和采用“垫”或“刨”的办法,使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与原棉主体长度相适应,减少了刺辊分梳时对纤维的损伤。通过重新配置刺辊胶带盘,使锡林与刺辊的线速度比在1.95以上,这样增强了纤维从刺辊针面向锡林针面的良好转移,减少了刺辊返花,改
善了棉网结构。锡林至盖板间的隔距缩小至0.008mm、0.007 mm、0.006 mm、0.006 mm、0.007 mm,生条定量为18.5 g/5 m,锡林至道夫间隔距为0.004mm,定期做好抄针和磨针工作。小漏底人口隔距为6mm,盖板速度可根据原料中的短纤维含量和纱线质量要求进行调整,控制生条中的短绒率含量不超过15%。通过合理安排抄针周期和控制各机台落棉差异,减小了生条定量间的轻重差异。

 

<<上一页[1][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