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状来看,造成纱线断头的因素较多,每天平均纱线断头率在20%以上。对造成纱线断头的主要因素,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
(1)由于原料中的棉结、杂质、短绒较多而影响了纱线的强力和条干,导致纱线断头较多。特别是短纤维浮游动程大,变速点分散,牵伸机构在牵伸过程中不能有效控制其运动,从而易恶化条干,并且原料中短绒含量越多,则条干越差,纱线上的弱环就多;短绒还会使纤维间的抱合长度短,纱线强力低,从而导致纱线断头较多。短绒还易导致成纱中粗节、细节和棉结增多,产生较多的飞花。短绒含量多的原因:一是配棉时原料中含有较多的短绒特别是长度较短(12 mm以下)的短绒。二是在清梳工序经过开松、打击和分梳过程产生了较多的短绒,落棉数量不足。
(2)由于机械状态不良而导致纱线断头较多,特别是细纱机牵伸元件的选用和工艺配置对成纱条干均匀度影响较大。例如,胶圈和上下销的性能规格、胶辊弹性及表面处理方法、胶辊直径等影响对纤维握持的稳定性;胶圈张力、胶圈钳口隔距的大小既影响前区摩擦力界的分布,也影响胶圈运动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对纤维运动的控制。歪锭子、跳筒管、钢领起浮等会造成纱线张力波动。能否正确使用集合器对纱线断头也有一定影响。钢丝圈型号、号数的选用以及更换方法,钢领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周期等都影响纱线断头。
(3)由于各工序挡车工操作不当、清洁工作不及时或清洁效果差而导致纱线断头较多。例如,棉卷正卷率控制差、梳棉机开关车轻条子拿掉的长度不足、条子和粗纱接头不良、擗条子、并条机断头自停失灵、粗纱喂人时意外牵伸大、挡车工清洁不及时导致纤维三绕和挂花、集合器横动不良和挂花、细纱挡车工接头合格率低、接头或清洁碰断纱线等。
(4)工艺配置不合理而影响纱条条子,导致纱线断头较多。粗纱捻系数、粗纱定量与细纱机后区牵伸工艺配置不合理等都会恶化条干均匀度,进而增加纱线断头的机率。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