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当前较理想的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介绍了纺织品中甲醛、重金属和有毒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技术,对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测试要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萃取法是检测纺织品中甲醛的较理想方法;原子吸收法虽是目前检测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常用方法,但ICP-AES法可实现对多种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检测;纺织品中有害有机物的检测技术中,LC—MS技术适用于中等极性以上有机化合物的分析,GC—MS技术则包括对有机物的定性分析,并可利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国际上对出人境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有限量要求,我国虽然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但由于在纺织品检测方面起步较晚,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技术还不是很成熟,许多技术专利都还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控。为尽快与国际纺织品检测技术水平接轨,近年来我国也陆续颁布了一些检测技术与标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快速、准确、高效的对纺织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已成为当今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纺织品中常见的3类有害物质,分析其毒理学特性,对其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以期推进我同纺织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技术水平。
1纺织品中常见的有害物质
1.1甲醛
甲醛是一种强还原性毒物,对人体蛋白质有凝同作用,其主要的毒性表现即与此相关。服装面料中的有害物质甲醛主要来自于浆纱和印染过程中的助剂,它的存在能提高助剂在织物上的耐久性。
1.2重金属
锰、锑、铬、镍、钴、镉、铜及钒等重金属离子广泛应用于印染及其他染化工业中,长期接触含有这些重金属离子的纺织品,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纺织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对纺织品的安全性特别重要。
1.3有毒有机化合物
纺织品中所含有毒有机化合物大体上可分为以下3种:
(1)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苯胺以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为主要病理变化;硝基苯则对神经系
统有明显影响,三硝基甲苯对肝脏有严重伤害。
(2)含有机氯载体的化合物。含氯芳香族化合物,如三氯苯、二氯甲苯是高效的染色载体,在染色过程中可使纤维结构膨化,以利于染料的渗透。但这些含氯芳香族化合物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皮肤过敏,并刺激皮肤和黏膜,对人体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性。
(3)农药类化合物。农药残留是纺织品中含有有毒有害有机物的原因之一。Oeko—TexStandard100和GB/T18885《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对其中大部分农药的残留量都有限量要求。
2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常用检测技术
2.1纺织品中甲醛的检测
[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