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选用新型高效皂洗剂及合适的皂洗法
皂洗剂应由具有渗透和分散功能的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易与染料亲和并形成胶束,降低染料和纤维的亲和力,形成内核为染料的胶束后稳定地分散在水巾。对于耐碱性差的乙烯砜型染料,皂洗剂以保持中性为宜,且皂洗前使用醋酸调pH值为中性。
高温皂洗时应加人1~2g/ L螫合分散剂,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保证皂液巾的浮色染料和杂质充分分散,减少对纤维的二次沾污,从而改善染色牢度。当然,也可选用含螫合分散剂的防沾污皂洗剂。
深色棉花散纤维宜进行一次或两次皂煮,以提高染色牢度。最初的水洗和皂洗可有效提高耐洗牢度,但随皂洗、水洗次数的增加,已上染的染料会被破坏并发生断键现象,改善耐洗牢度的效果将减弱、停止,甚至走向反面。
2.1.3 使用软水
强化染色后水洗,皂洗前的水洗要用软水(因纤维上有纯碱,用硬水会生成碳酸盐沉积物),还要进行充分的热水洗,将未同色的染料大部分清除,以免皂洗时造成次沾污纤维。
2.1.4 加渗透剂
染液可加入少量渗透剂,有利于染料的扩散和渗透,避免染料分子过多聚集在纤维表面,造成浮色过多。但不宜采用高泡沫类的渗透剂 。
2.1.5 固色处理
绝大多数固色剂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棉花散纤维的耐洗牢度,但也会带来诸多问题,如色光变异,修色、改染困难等。因此,同色剂的选用需慎重,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2.2 湿摩擦牢度
2.2.1 选用质量较好的原棉
要求短绒少、成熟度较好且含杂率低。改进纺纱工艺,提高纱支的均匀性和表面光洁度。
2.2.2 重视原棉的前处理
选用高效精练剂或漂白剂处理,提高棉纤维的瞬时毛效,以利于染料的扩散和渗透,降低浮色的产生。
2.2.3 使用硅油柔软剂
使用不同柔软剂处理的棉花散纤维,其湿摩擦牢度有所差异。
手感莱软的棉花散纤维.摩擦牢度较高。因此,上油工序中适宜采用疏水性较强、手感柔软的硅油柔软剂.提高纤维的柔软性,以提高湿摩擦牢度。
2.2.4 选用湿摩擦牢度增进剂
即某种聚乙烯蜡乳液、聚氢酯或特种氧基有机硅柔软刺,能赋予棉纱平滑性,降低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又能在纱线表面的聚集体不被搽下。此类助剂虽可使深色棉他敞纤维的湿摩擦牢度提高0.5~1.0级,但价格高,用联大,实际生产中使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