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胶辊、胶圈个性能的作用介绍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7日

1.1 胶辊

1.1.1 弹性

弹性是调节与保持钳口距离所需的关键技术性能,是克服机械径向跳动或振动行之有效的工艺手段。在纤维束由粗变细被牵伸的同时,钳口距离的控制与胶辊自身的弹性关系密切。这种弹性作用,在牵伸前区和后区都必须加强。所以,前后牵伸区都必须选用高弹性的普通胶胶辊。

1.1.2 包围弧的作用

缩小浮游区,增大握持面,提高控制力是取得良好牵伸的主要方法;但握持作用不应该只限于前牵伸,后牵伸辊适宜的包围弧或握持面同样是支撑纤维束平衡牵伸的关键;所以,前、后牵伸胶辊的硬度及直径的分配,粗纱定量、捻度,细纱牵伸倍数、前后压力分配等工艺技术参数,都是必须注重的关键技术因素。

1.1.3 摩擦因素的作用

牵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摩擦作用。不处理胶辊之所以能纺好纱,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表面不处理,从而保持了橡胶表面特有的弹性摩擦状态。在胶辊加压运转的同时,其表面充分显现了最大的握持能力。但普通胶辊表面必须进行处理,处理之后怎样既能保持良好的握持状态并保持正常的回磨周期,又能充分地利用其表面有摩擦特性而纺好纱。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技术关键。

1.2 胶圈

1.2.1 胶圈的主要作用
在纺纱牵伸的过程中,胶圈可以有效减少纱疵,提高成纱质量。胶圈在准确地完成后区微牵伸的同时,应稳定、均衡地将纤维束按规定的工艺技术参数输送或过渡到前牵伸区,握持纤维束的表面必须光滑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握持力。在加压运转的同时,有效稳定地控制纤维运动。    

1.2.2 弹性钳口的作用

纤维在牵伸运动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钳口作用都是在弹性状态下实现的。胶圈在握持纤维的同时,同样要求具有一定的弹性来调节钳口的距离,以保证纤维运动的匀速性与方向性。

1.2.3 同步性的作用

胶圈的同步性直接关系着成纱质量的好坏。如出现打顿、上胶圈线速度低于下胶圈、下胶圈线速度低于中罗拉等不良现象,都直接影响条干的均匀程度,导致条干和强力不匀等质量问题。所以,上下胶圈与其内外表面摩擦因素的合理分配,性能结构的特点与几何尺寸的确定,都必须适应纺纱牵伸的需要,以保持上下胶圈与中罗拉的同步性。

2 技术改进措施

2.1 胶管、胶圈的选择

2.1.1 胶管

我们对胶管选择的标准比较严格,批量硬度为邵尔A70度±3度范围内。单只胶管圆周上的硬度值差异不应大于1度,同时必须是正规厂生产的。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