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试纺时的调整方法: 改变品种或新机试纺时,一般先调整轴向卷绕密度再调整小纱张力,最后调整中纱与大纱张力。
(1)调整轴向卷绕密度:在小纱时要求相邻纱圈间留有小于0.5MM的空隙,超出范围时,应高调换升降变换齿轮的齿数,在些基础上依次再调小纱和大纱的张力。
(2)调整小纱张力:采用目测和测长相结合的方法来测试小纱张力。超出范围调铁炮皮带起始位置。如超出太大,为保证皮带的始纺和终点位置在铁炮两端留有一定的余量,可改变卷绕变换齿轮的齿数。
(3)大纱张力:调换成形齿轮的齿数。一般小纱和大纱张力合适,则中纱也就合适,但应防止在纺纱过程中调换太频繁。
二 日常生产中的调整
(1) 温度较高时,机件对粗纱的摩擦力增加,伸长率增加,这时可使锭翼顶端的粗纱绕1/4转,适当减少压掌绕扣数;气候干燥时,伸长率减小,可使锭翼顶端的粗纱绕3/4转,适当增加压掌绕扣数。
(2) 若遇大、中、小纱伸长率不稳定,可能是由于粗纱捻度偏小所致。可先测试捻度,并调整捻度变换齿轮齿数进行试验。
(3) 若遇个别伸长率特大或特小,,应先进行检修,证明无异常后,再作张力调整,避免数据干扰,防止盲目性。
(4) 若在同一机型的数台机器上生产相同的品种,应保持各变换齿轮的相对稳定。当大、中、小纱伸长率向一个方向超出范围时,一般只调整铁炮皮带起始位置即可。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