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工艺重定量一直是业界追求的目标,梳棉机的高产是高效工艺的一道重要质量门槛.
我们通过精选梳理元件,严把原棉质量关,优化工艺配置等措施,实现了梳棉机FA203台时产量55公斤的突破,质量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水平.先就相关技术问题和大家探讨.
一,严把原棉质量关
1'原棉要求较好的成熟度,马克隆值一般要求在3.8--4.5
2'短绒含量不超过14%
3'原棉含杂控制在2.0%以内.
4'棉结多,未成熟纤维含量多的原棉尽量不用或少用.
二,精选梳理元件
1'刺辊~分梳板~后固定盖板~回转盖板~锡林针布齿密逐步增加,分梳能力逐步增强.
2'采用矮,浅,尖,薄,密,小的新型针布,提高分梳能力.
3'道夫采用大齿深,小工作角,弯背的新型针布,有利于纤维向道夫的凝聚和转移.
4'选用于之配套的盖板针布
5'采用耐磨度较高的进口针布或国产合金针布.
三,优选工艺参数
1'高产必须高速
提高锡林速度,增强分梳能力;提高盖板速度,增加排除短绒和杂质的能力.
2'结杂短绒并重
适当降低刺辊速度,减少短绒产生.
3'合理速比配置,保证良好转移效果.
锡林与刺辊表面线速比控制在2.5--3.0,锡林和道夫表面线速比控制在15--30
4'"四快一准",保证各部隔距配合恰当正确.
(1) 刺辊和给棉板隔距适当放大,减少纤维损伤.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