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条条子应以直接的方式牵伸至粗纱机中,按照羊毛直径使用标准负荷和针齿,并根据平均纤维直径做出微小的调整。每一步骤的质量都可按照“不匀度指标”进行检查。如果羊毛过于干燥、或有湿的地方,或没有足够的润滑油/抗静电剂,或洗毛残留物过多,或罗拉变脏或老化,这些都会导致罗拉研磨。
一般的问题是,怀疑纱线质量不好和断头过多,这两者必须通过降低纺纱速度,或如可能的话,增加捻度来加以补偿。
首先要认识到的是,纱线性能和纺纱性能对纤维特性中的哪怕是很微小的变化也非常敏感,不过,对期望实现的加工性能还是能够预测的。但如果加工性能低于期望值,原因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机器保养问题(磨损的罗拉、钢领、抽头或皮圈、偏离的纺绽、传动装置滑脱、部件校正调整不当、缺少钢领润滑油等),或机器设置问题(皮圈间隔不当、后纺错误等),或输入的材料有缺陷(纤维在染色过程中受损、粗纱不匀、纱节、接线不当等),或是含湿低(由相对湿度(RH)低造成)。
找出不良性能的真正原因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但首先要求的是能在标准条件下检验纱线和纤维性能。问题也可能会在下游加工中变得突出起来,但如果条子和纱线的性能能够得到监控,则大多数问题都能及早发现。卷绕中出现过多疵点可能会追溯到精梳阶段梳理出的纤维网有缺陷。即使是在卷绕和双股纺纱过程中也必须小心谨慎,因为捻接设置不当或双股纱线的不良打结可能会在织造过程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