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趋势来看,优质胶辊应具有适应高速重压纺纱条件,稳定台间、锭间差异,减少时段差异上的质量波动,具备高弹性、低硬度、高耐磨、可纺性好的表面不处理、铝衬套结构的发展特点。
一是高弹性。其指标体现为瞬时动态圆整度、冲击弹性、抗弹性疲劳时效等。高弹性的特点是对纺纱系统轻加压和重加压的同时适应性。适应于较重定量半制品配置,对纤维握持力稳定性好,握持力差异小。
二是低硬度。从牵伸理论与实践分析,低硬度与中高硬度胶辊相比,握持力不匀率明显减少,以稳定可靠的牵伸,对减少牵伸过程的附加不匀率有利。ArmstrongJ463、BekolMA66T、WRC965、365等胶辊的硬度都在邵氏63度~66度之间。
近年来,国产优质胶辊与国外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我公司采用WRC-965、365型号的胶辊替代部分进口J463胶辊,其抗绕性、条干质量水平都比较稳定,纺纯棉品种使用周期为4~5个月,纺包芯纱品种使用周期为2~3个月;进口紧密纺机台前档采用WRC-975型胶辊,同样能够达到较好的可纺性。
弹性和硬度在胶辊一个使用寿命周期内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高质量的胶辊应体现为从大直径到小直径的使用寿命周期内,弹性和硬度变化的最小化。目前许多企业使用国内外胶辊都采用增大胶辊直径的办法,来缩短牵伸浮游区,并加强弹性握持,有效控制纤维,进一步提高成纱质量。同时,直径加大后,胶辊与罗拉输出线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转速降低,胶辊表面与纤维、罗拉摩擦次数减少。发热量少有利散热,可以减少绕花,延长使用寿命。但必须有效控制最小直径量,合理掌握胶辊使用的寿命周期,防止因直径放大,过分延长胶辊使用寿命周期而导致弹性硬度的波动变化,特别要防止胶辊使用寿命后期产生质量波动。
三是高耐磨及表面不处理。耐磨性及表面不处理影响纱线质量的稳定性、可纺性及使用寿命。一般3个月以内回磨还达不到高耐磨要求,4~6个月时间以上,才能达到高耐磨要求。表面不处理对可纺性有一定影响,在温湿度环境变化和原料条件变化时对表面不处理胶辊提出了更高要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