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关于捻度和假捻度的介绍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6日

新型棉纺粗纱机由于高速和大卷装,粗纱的捻系数必须较传统的托锭粗纱机纺纱工艺中的推荐值大。这是因为:

(1)粗纱卷装增大,在细纱机上退绕时粗纱承受的张力增加,因此必须在允许范围内增加粗纱捻度以保证粗纱退绕时减少意外伸长。

(2)新型粗纱机高速和大卷装使筒管表层粗纱承受的离心张力大大增加,为降低粗纱断头,保证粗纱机效率,粗纱的捻度也必须适度增加。当然粗纱捻度的设置必须与所纺纤维、粗纱定量及细纱的牵伸能力相匹配,增加粗纱捻度还会影响粗纱机的产量,但为提高成纱质量及粗纱机运行效率,大捻度仍然是新型棉纺粗纱机纺纱工艺的主要特征之一。

新型棉纺粗纱机设置了高效假捻器,利用假捻的方法来增加前罗拉钳口至假捻点之间粗纱的强力,缩小无捻三角区,防止和减少粗纱纺纱段的意外伸长,提高粗纱质量。这里引入“假捻度”的概念:粗纱机正常运转时停车,在纺纱段截取10cm粗纱,其上包含的捻度可以定义为假捻度。假捻度一般为粗纱捻度的一倍至数倍,假捻效果好则假捻度高;假捻度的大小与纤维种类、粗纱定量、纺纱张力大小、导纱角大小、锭翼转速及假捻器材质、形状、假捻直径大小等因素相关,其中纺纱张力为关键的可调因素。

棉纺粗纱机筒管前后配置,相应的锭翼亦为前后排配置。由于自前罗拉输出的须条纵向位于一条直线上,被引向锭翼入口时,若为等高锭翼便形成前排导纱角小,后排导纱角大,在捻度作用下前罗拉钳口处形成的无捻三角区后排粗纱较前排粗纱大。无捻三角区处易发生意外伸长,为了使前后排粗纱伸长差异减小,便把后排锭翼的上部抬高,形成前排低后排高,使其导纱角一致的等导纱角锭翼。

采用三罗拉牵伸机构的粗纱机,等导纱角锭翼使用效果较显著,因为三罗拉牵伸机构的主牵伸区不允许采用较小的集合器,否则粗纱条干恶化,此时,输出的粗纱须条较宽(一般达8mm-10 mm),前罗拉钳口处无捻三角区长度较长,前后排差异大,造成前后排粗纱伸长差异增大。但是现代新型棉纺粗纱机大多采用四罗拉牵伸机构,在主牵伸区前增加有集束区,集束区内采用了较小的集合器,不影响粗纱条干,此时,输出的粗纱须条宽度仅5 mm左右,使用高效假捻器后使无捻三角区缩短到10 mm以内,使用等高锭翼前后排差异也不大,因此采用等导纱角锭翼的效果就不明显。

等导纱角锭翼因前后排锭翼不同而增加了锭翼备件;后排锭杆抬高使下清洁器取出困难;锭翼齿轮保养时,上龙筋盖板必须取下。曾有个别厂将等导纱角锭翼改回等高锭翼的例子。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