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定可靠的氨纶丝牵伸机构。支承氨纶丝筒子的送丝辊表面要光洁,避免氨纶丝意外牵伸、粘连甚至损伤;送丝辊机构应设置在吊锭粗纱下方,以缩短送丝距离和时间,减少氨纶丝断头和意外牵伸,减少牵伸不一致性和锭差。支承氨纶丝筒子退绕的两根送丝辊直径和间距的设计是个重要参数,应确保氨纶丝筒子退绕回转积极、均匀、平稳,特别是氨纶丝大筒子和小筒子的回转线速度差异应越小越好,以减小氨纶丝牵伸的不一致性,利于减少包芯纱弹性不匀。
国外一些氨纶丝牵伸机构资料介绍,其氨纶丝牵伸分预牵伸和主牵伸两个区域,有利于消除氨纶丝牵伸差异,特别是稳定握持的主牵伸区有利于氨纶丝牵伸倍数的稳定,利于减少弹性不匀,值得国内借鉴。
(2)积极可靠的导丝器机构,确保包芯纱包覆效果。导丝器要采用积极式导丝,并确保氨纶丝运行中始终对准纱条中间,达到居中包覆,同时氨纶丝进入棉须条位置要恰当,避免在前胶辊上产生包围弧而产生牵伸不匀,导致弹性不匀,还要减少锭与锭的包覆不一致性,同时还要利于挡车工发现断氨纶丝信号。国外一些氨纶丝牵伸机构中都有断丝和断头信号装置。国产包芯纱牵伸机构中,要研制氨纶丝断丝停喂及报警装置,消除断丝造成的空芯纱疵,替代人工管理。
(3)卷绕部分要防止氨纶丝损伤及刮断,特别要注意钢领钢丝圈的选配、使用管理。由于氨纶丝一般都由几股丝束组成,尤其是部分丝束断裂而部分丝束未断形成的所谓“缺股”,具有包芯纺纱的隐蔽性,不易在日常质量控制中发现,从而造成织造后织物弹性收缩不匀而导致布面起皱。氨纶丝牵伸机构、导丝机构和包芯纱卷绕机构的通道都存在会对氨纶丝造成损伤的隐患,其中卷绕机构比牵伸机构、导丝机构影响更大,因此应从机构上消除对氨纶丝“缺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