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麻落麻纤维预处理
大麻落麻含有较多的麻粒、杂质,且有15 % ~ 25 %的超长纤维,开松、分梳需配置较高的速度;但棉纤维整齐度好,杂质少,不宜过分打击纤维,应配置较低的速度。为兼顾两种原料的性能,保证合理开松、分梳,应先对大麻纤维进行预处理。大麻落麻预处理工艺流程:大麻落麻给油养生 → 开松 → 打包。
2 清花工序
利用公司现有的大麻或大麻混纺纱工艺,采用包混的混合方法。由于大麻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差、刚度大,脆硬易断裂,抱合力差,因此采用大麻与有机棉多仓混合以提高可纺性,又因大麻与有机棉纤维色差非常大,必须经过二次混合成卷,方可解决大麻与有机棉纤维混合均匀,但二次成卷是整盘回用,否则又会出现批量色差问题。大麻含杂多,短绒率高,特别是在清棉工艺机台配备上采用两台豪猪式开棉机,第一台采用豪猪打手,第二台采用梳针打手,打手不宜太快,以免损伤纤维,同时将各机台尘棒隔距放大以适应落杂要求,由于各机台落杂多为麻杂,为保证配比,将大麻纤维用量提高10 %。
3 梳棉工序
大麻纤维是束纤维,要使两种纤维得到有效分梳、除杂、顺利转移,选择合适的分梳元件是关键;降低刺辊速度,保持较大速比,使纤维能够顺利地从刺辊向锡林转移,减少刺辊返花和棉结的产生;加装固定分梳元件,增强分梳能力,减少结杂;锡林盖板隔距偏大掌握,减少纤维充塞针布和绕锡林现象;生条定量适当加大,以增加棉网、棉条纤维的紧密度,减少棉网破洞、破边、断头等现象,便于成网成条。
梳棉工艺参数:生条定量20.04 g/5 m,锡林速度320 r/min,刺辊速度980 r/min,锡林刺辊速比1∶1.9, 刺辊至锡林间距0.28 mm,锡林盖板间距0.25、0.2、0.18、0.18、0.2 mm,锡林道夫间距0.13 mm。
4 并条工序
生条纤维较乱,定向度差,前弯钩纤维较多,为提高纤维的伸直平行度,头并应尽可能地消除纤维弯钩,其后区牵伸应偏大掌握,以1.6 ~ 1.7为宜,二并以提高条干均匀度为主,后区牵伸倍数较低掌握,集中前区牵伸,可伸直后弯钩纤维,同时前区隔距比头并稍紧,这样可将条子中残余的超长纤维牵切断,使熟条中的超长纤维含量大大降低。
5 粗纱工序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