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4.1调节池
调节池净尺寸为20m×5m×5m,有效水深4.5m,有效容积450m,水力停留时间12.9h。池内安装液位计以控制一级提升泵的启闭,同时在池底设曝气系统,采用微孔曝气软管,进行预曝气。微孔曝气软管负荷2.9m3/m•h,约需要风量6.5m3/min。供气设备采用一台三叶罗茨鼓风机Q=6.55m/min,定时工作以节省运行费用,该罗茨鼓风机与水解酸化池合用,当水解池定时冲刷曝气时,调节池则停止曝气。
4.2反应池、沉淀池
采用机械反应池,有效尺寸为:20m×2m×3.6m,有效水深3.3m,有效容积13.2m,水力停留时间22.6min。
沉淀池采用二组竖流式沉淀池,有效尺寸为:4.5m×4.5m×6.2m,澄清区高度2m,表面水力负荷lm3/mh,水力停留时间2h。
4.3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池有效尺寸为:8.56m×10m×6m,有效水深5.5m,有效容积440m,水力停留时间12.6h,COD负荷为:1.5kgCOD/md,填料区高度4m,需组合自由摆动填料320m,需要风量6.5m3/min,与调节池风机合用,每4h开10min。
4.4A/O接触氧化池
AdO接触氧化池有效尺寸为:12.56m×lOm×6m,有效水深5.4m,有效容积648m,其中A池4.3m×10m×6m,有效水深5.45m,有效容积218m,水力停留时间T=6.2h。O池有效尺寸为8m×10m×6m,有效水深5.375m,有效容积430m,水力停留时间T=12.3h。COD负荷:0.73KgCOD/md,BOD负荷:0.44kgBOD/md。填料区高度为4m,共需组合自由摆动填料452m,需要风量16.3m3/min。采用一台三叶罗茨鼓风机Q=16.97m3/min。回流量采用2倍处理水量。
4.5气浮系统
气浮系统的药液反应采用孔室反应池,反应池尺寸为:2.4m×1.6m×2.7m,平均有效水深2.3m,水力停留时间T=15min。
气浮池的尺寸为:8.4m×2.4m×2.7m,其中接触池的水力停留时间T=5.5min,分离室的表面水力负荷 2.7m/m2•h,回流溶气水量按处理水量的30%计。气浮池水力停留时间为T=30min。溶气罐尺寸为:0.8m×2.5m,水力停留时间按半罐计算,T=3.6min。
4.6排放池
排放池需要时可兼作脱色氧化池,有效尺寸为:5m×4m×2.2m,有效水深1.90m,有效容积38m,水力停留时间T=1.08h。
4.7污泥系统
移砝己率取s%,排泥浓度5g/L,SS总量210kg/d;气浮池排泥率取2%,排泥浓度8g/L,SS总量134.4kg/d;合计日排泥量58.8m,SS总量344.4kg/d,平均浓度5.9g/L。污泥浓缩池有效尺寸为:6m×3.5m×3.1m,有效水深2.8m,有效容积58.8m,可贮存一天污泥量,浓缩后污泥量约17.64m。
4.8加药系统
沉淀池投加亚铁,投加量按lkg/m计,每天需投加840kg。气浮系统投加碱铝,投加量按(AlO,)]00mg/L,每天投加300kgPAC(A12O3含量28%计).
5 启动和运行结果
5.1系统的启动
生物处理系统的启动采用接种污泥培养训化方式。先在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内放满清水,投入其他印染厂污水处理的干污泥10t,闷曝20h,使污泥溶解和分散均匀,并吸附于填料上。然后将池内经闷曝后的污泥沉淀3h后,排出1/2的上清液再进50%清水和50%预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至原水位,投入20t稀面粉浆糊,加6kg磷酸二氢钾,连续曝气12h,再沉淀3h后,排出1/2上清液。连续操作3d后。发现填料上是已有微生物附着生长。
第四天排放1/3的上清液,开始进印染废水300m,同时继续投加稀面粉浆糊和营养物质磷酸二氢钾,曝气15~16h,连续运行3d,保持出水正常然后进印染废水400m,并继续投加营养物质磷酸盐8kg及稀面粉浆糊,连续运行3d。保持出水正常。
连续进水和曝气,进水量控制在500m/d,继续投加稀面粉浆糊及营养物质磷酸盐等。连续运行3d
进水量达设计值800m/d,连续进水和曝气。投加营养物质磷酸盐14kg,连续正常运行。在第22d,测定各单元出水COD、pH、色度,已达到设计要求,系统启动工作结束。
5.2系统的运行结果
该工程于2004年2月建成并开始系统调试,2004年3月系统运行基本正常,并于2004年6月10日至11日,经有关部门竣工验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2。

由表2监测结果可见,系统进水pH为7.99-11.35,SS平均值为413.1,COD0平均值为2620.4mg/L,BOD5平均值为1751.04mg/L,色度平均值为2540倍。出水pH6.04~6.68,SS平均去除率93%以上,COD0平均去除率96%以上,BOD平均去除率99%,系统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6结束语
(1)实践证明,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0法”工艺处理含硫化黑染料废水是可行的。该工艺适合染整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大的特点,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一定范围内,尽管废水浓度变化很大,但对出水水质影响不大,说明系统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和缓冲能力。
(2)本工艺是充分利用了厌氧反应的第一阶段(水解阶段)和第二阶段(酸化阶段),而抛弃了厌氧反应的第三阶段(酸性衰退阶段)和第四阶段(甲烷化阶段),把废水中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为容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并降低后续好氧反应负荷,达到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目的。
(3)本工艺对其他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关信息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