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冯愈,陈镇(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 活性染料 测试 色牢度
活性染料是印染行业中使用最广和最多的一种染料,其发展一直处于染料发展领先地位,它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带有活性基团的水溶性染料,能与纤维素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结合,是棉织物的主用染料。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或加工过程中,其色牢度会发生改变。本文测试了纺织品活性染料耐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浸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耐斑滴色牢度和耐热水色牢度,并对各种染色牢度进行评定,同时分析了不同染料间存在牢度差异的原因。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和试剂
丝光棉织物,标准贴衬棉织物,标准贴衬聚酯织物;活性黄 X-RN,活性翠蓝KN-G,活性橙K-GN;氯化钠,碳酸钠,酒石酸,氢氧化钠,氨液(24% ),醋酸(10% )。
1.2 设备
常温翻转式小样机,YG631型汗渍色牢度仪,Y902型汗渍色牢度烘箱,YG982C标准光源,Y571B型摩擦色牢度仪,SW- 12D耐洗色牢度试验机,电热恒温水浴锅。
1.3 实验方法.
1.3.1 染色工艺
1.3.2 色牢度测试
耐洗色牢度按照GB/T3921.1-1997《纺织品耐洗色牢度》测试;耐汗渍色牢度按照GB/T3922-1995《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测试;耐摩擦色牢度按照GB/T3920-1997(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测试;染色牢度等级评定用GB/T 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实验试样的变色沾色等级评定在YG982C标准光源仪D65的光源下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 .1 耐洗色牢度的测定
将试样(40 mmX 10 mm)两面分别与一块40 mmX 100 mm标准贴衬棉织物和标准贴衬聚酯织物沿一短边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皂液浓度5 g/I ,浴比1:50,与试样一并放入耐洗色度实验仪,在6O℃或95℃(放入1O粒钢珠)条件下处理3O min;取出组合试样,用冷水清洗两次,然后在流动冷水中冲洗 10 min,挤去水分,展开组合试样。使试样和贴衬织物仅有一条缝线连接,悬挂在低于6O℃的空气中干燥。然后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级数,用沾色样卡评定贴衬棉织物的沾色级数,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活性翠蓝KN-G的变色沾色是三只染料中最严重的,活性黄X-RN稍好一些,活性橙K-GN是最好的。活性翠蓝KN-G与纤维是以醚键结合,该键不耐碱,皂液中的碱使其容易发生β消除反应。由于砜基的强电子性,a碳上的氢在碱性介质中易离去,进一步发生消除反应,使染料从纤维上脱离而发生严重的碱水解。加上该类染料的分子结构大,扩散性能很差,使得原样变色和白布沾色严重。而活性黄X-RN和活性橙K- GN与纤维结合的“染料一纤维”键在碱性条件下都很稳定,但由于K型染料的活性基比X型少一个氯原子,则共价键的稳定性在碱性条件下是K型>X型,在中温或高温又是碱性的环境中,活性橙K-GN的染色效果就胜过其他两类。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