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竹节纱的工艺配置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3日

1捻系数

竹节纱竹节部分较粗,加捻效果差,单纱强力低,其捻系数应比普通同号纱高10%~20%。当竹节长度长、平均节距小时捻系数宜大些。我公司细纱机为A513型,纺普通纱时其加捻效率为85%~92%。纺竹节纱时,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加捻效率会有所不同。经多次试验,发现竹节部分的加捻效率仅为70%左右,而基纱部分的加捻效率为95%~120%,但总体加捻效率仍为85%~92%。所以,纺纱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捻系数。

2细纱机前罗拉速度

 细纱机前罗拉的输出速度要根据竹节长度、竹节粗度、节距及原料长度综合考虑来确定。当节长较长、节距较小、竹节粗度较大时,应选择较低的速度;当为涤棉混纺竹节纱时,由于纤维长度长,前罗拉速度快会导致竹节生成不稳,断头率增加,因此,前罗拉速度要低于纯棉同号品种。经过长时问的摸索,纺竹节纱时前罗拉的输出速度以不超过200 r/min为宜。当然,如果机械设备状态良好,可以适当提高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3节长与节距

纺竹节段电磁离合器吸合时间(s)=竹节长度(mm)÷前罗拉线速度(mm/s)×修正系数,其  中修正系数为0.55~0.7,一般情况下取0.65。  纺节距段电磁离合器断开时间(s):要求的节距(mm)÷前罗拉线速度(mm/s)×修正系数。节距一般情况下是一组数据,如果是15个一循环,一组节距对应的时间就是15个数据。其中修正系数为1.05~1.2,一般情况下取1.1,前罗拉转速越快,所取系数越接近1.05;前罗拉速度越慢,所取系数越接近1.2。竹节纱生产中A513型细纱机采用中后罗拉控制变速速比工艺齿轮,电磁离合器的间隙固定为0.8 mm。

竹节的节长和节距与细纱机的机械状态有很大关系,即生产同种竹节纱采用相同的工艺,不同机台在电磁离合器吸合、断开时间上也会有所差异。在试纺新竹节纱时,我们一般先试纺两个锭,试验好节长节距后再整台车纺。细纱的前罗拉速度直接影响电磁离合器吸合和断开时间,纺两个锭和整台车纺车身负荷不同,前罗拉输出速度也会有所不同,试纺两个锭时前罗拉速度稍快一些,所以在试纺两个锭时要有意地把竹节长度比标准要长一些,一般比标准要长5 mm.。在刚试纺竹节纱时由于缺乏经验,总是出现开车后竹节突然变短的现象,经过多次试验,才摸清了这个规律。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