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欧美设限的应对建议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一、原因分析

纺织配额取消后带来较大量的出口增长,是以低价出口为代价的,企业获利只是整个利润空间中很小的一部分。资料表明,目前中国的纺织服装利润空间只有2%-5%,绝大部分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大多被进口国垄断。

为了争取配额取消后更多的纺织品市场份额,扩大出口贸易,维持低价出口那点少得可怜的利润,国内纺织企业纷纷在成本上做文章,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又成为各地企业纷纷效仿的“法宝”。一些民营企业随意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牺牲工人合法休息时间,减少工人工资,甚至不给职工缴纳养老及医疗保险金,其目的就是千方百计降低劳动力成本,以此来增加战胜其他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筹码。过去,国内纺织企业普遍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人每个班工作8小时,两个班之间休息24小时,每月22.19个工作日。民营企业率先改四班三运转为三班三运转,工人每个班工作8小时,两个班之间休息16小时,每月29.58个工作日,高出法定工作时间8.66个工作日。更有甚者,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到每班12小时。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减少了一个班的用工,大大延长了劳动时间,虽然劳动力成本降下来了,但是工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无形中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使处于“轻工不轻”的纺织业的工人身体受到严重损害,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是极端的短视行为。有些民营企业大量招收农民工,这些工人待遇更低、工资更少,更不用说缴纳养老及医疗保险金了,用时招之即来,不用时挥之即去,在劳动用工的使用上极不规范,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这些企业漠视《劳动法》,降低成本是建立在损害职工利益的基础上的,致使相同的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结构不合理,企业间竞争不在同一水平之上,扰乱了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秩序。

一些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的巨大冲击下,为了保饭碗、求生存,不得不向民企看齐,纷纷改革劳动组织形式,现在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也改四班三运转为三班三运转。但在劳动力成本方面国企远远竞争不过民营企业,纺织品市场的无序竞争愈演愈烈。不正当竞争的最终结果只能招致欧美国家更为激烈的报复,而大量低廉的纺织品出口,真正受益的是进口国,损害的则是我国劳动者利益。

二、建议措施

(一)加强法制约束,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面对纺织品市场严峻的恶性竞争局面,亟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种势头继续蔓延,避免盲目出口、防止“量增价跌”局面出现,不给欧美国家设限的口实。对此,政府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真正负起责任来,切实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以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来降低成本、扩大贸易的违规行为。尤其要加强法制的约束,坚持依法治企,国内所有纺织企业,不论是何所有制成分,都必须遵守《劳动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构建健康有序、可持续利用的劳动力市场,使大家在同一层面上展开竞争。

(二)为行业协会科学定位,政府应重视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中国加入WTO,必须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行事,最主要的是约束我们的政府,调配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建立公平公正、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行业协会产生于民间,属民间组织,具有与政府不同的职能。但政府绝不能忽视行业协会的存在,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持纺织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使之替政府干事、为国家分忧、为企业解难。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