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化纤油剂不当、表面u值不当
2、原棉短绒含量高
3、M值过低
4、轧工差
影响程度:
1、静电严重、缠堵严重,将严重影响各类纱疵
2、各工序飞花严重,将严重影响短粗节(恶化条干)。
3、纤维不能承受打击,造成短绒增加,将严重影响短粗节(影响染色)。
4、造成短绒增加,或者分梳不足出现束状纤维,将严重影响短粗节(恶化棉结)。
控制标准及措施对策:
1、选择合适厂家,要求现供货方改进。必须保证无缠堵现象,各工序生活好做。
2、单批原棉短绒率≥16.5必须否决,配棉成份的短绒率长期稳定在12%~14%之间。
3、M≤3.5的原料必须否决。配棉M值4.0~4.6,并长期稳定在±0.1之间。同时M>5.0也应否决。
4、对轧工质量差、色白质弱的拔杆剥桃棉、霜黄棉、雨锈棉及病虫害较多的原棉限制购进。
责任人:
1、总工程师、原料部
2、总工程师、原料部
3、总工程师、原料部
4、责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