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两大两小”的工艺实施细节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在粗纱:对A456等三罗拉老式粗纱机,总牵伸倍数设计一般不要超过8倍,在6-8倍之间较为合适;对FA系列等四罗拉新型粗纱机,总牵伸倍数一般不要超过10倍,以8-10倍较为合适。

粗纱捻系数以细纱牵伸顺畅为原则,偏大掌握为宜。纯棉精梳【细绒棉】一般在105-110,纯棉普梳100-105,T/C65/35在65-72之间,T/C40/60在75-82之间。当然这个推荐值对细纱的牵伸状态【特别是皮辊】有较高的要求,状态好,捻系数掌握上限,状态不好,掌握下限甚至更低。

在细纱:中后区隔距与后牵伸倍数必须有效组合。隔距大,后牵伸可以小;隔距小,则后牵伸相应要大一些。细纱后牵伸如果能设计为弹性牵伸,比如1.08,对条干,粗细节,重量CV%值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牵伸状态要求较高,否则会影响细纱生活】。一般情况后区牵伸倍数掌握在1.15-1.18之间,可以兼顾各方面情况。中后区隔距对于平面牵伸【25MM罗拉直径】一般掌握在30-35MM较为合适;而对V型牵伸隔距可以小一点。

作为一名工艺技术人员,一定要把“工艺思想”吃透,对原料,设备,产品很好的把握,才会制定合理的工艺,才会对错综复杂的生产情况进行很好的把握,解决问题就会手到擒来,得心应手。


1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