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令直径与纱管长度的最佳比值为1:4.5---5.例如:纱管长度为205mm,最佳的钢令直径范围应为41---45mm。所以大多数厂家目前纱管长度均为205mm,选择的钢令直径一般为42mm较合理。
2.钢令直径与纱管直径的最佳比值为2:1。例如:纱管直径为20mm,钢令直径在40mm较为合理。
3.导纱钩与纱管头部的初始距离【钢令板的始纺位置】:对于无气圈环的细纱机18---25mm【≈1倍纱管直径】;对于有气圈环的细纱机=1.5---2倍的纱管直径。
4.气圈环直径=钢令直径+2mm,钢令板初始位置与气圈环的距离=2/3钢令板与导纱钩的距离。
5.清洁器与钢丝圈的正确距离:0.2---0.3mm。
钢令边宽目前大致有3种:PG1/2边宽2.6mm,PG1边宽3.2mm,PG2边宽4.0mm。
不同的边宽设计主要满足:
1.合适的纱线通道;纱支粗,通道要求宽畅,边宽应大。
2.合适的钢丝圈重量;纱支粗,钢丝圈重量要求重,边宽应大,同时,边宽大散热性能要好。
3.良好的运行性能。高支纱锭速高,钢丝圈要轻,重心要低,所以选用边宽窄的钢令。
在选择钢丝圈时还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一是钢丝圈的硬度与耐磨性。太硬的钢丝圈对钢领的损伤同样大,不一定是好事;而且,硬度与耐磨性必须与所选钢领相匹配,这样才最经济。
二是钢丝圈的散热性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选择时要综合考虑:
1.同样截面积的线材,周长比较长或者同样的体积比表面积比较大时,钢丝圈散热性能好。
2.矩形截面比圆形截面散热性能好。
3.钢丝圈薄的散热性要比厚的好。
4.重心低【接触位置高】的钢丝圈散热性能要比重心高的好,不易飞圈。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