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后固定盖板部分:
1.主要作用:纤维经刺辊初步开松后直接进入锡林和后固定盖板组成的预梳理区。在以前的老机没有固定盖板时,棉束直接进入锡林---盖板主梳理区,造成头几根活动盖板处梳理力非常大,使得纤维损伤严重,活动盖板寿命缩短。安装固定盖板后,针密渐进增加的固定盖板能够更加充分地开松纤维并对活动盖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配套的棉网清洁器能够去除部分杂质和短绒灰尘,并对后部气流起到稳定和改善作用。因此,后固定盖板的主要作用是开松较大的棉束及除去部分杂质短绒。由于固定盖板的针齿浅且硬,因此可以承受较大棉束的冲击力并且转移较好。
2.该部分对质量的影响:杂质,偶发性纱疵,针布寿命。
3.工艺设定对梳理效果的影响:
后固定盖板---锡林:隔距大,纤维损伤小,但会将部分负荷施加到锡林---活动盖板上;隔距小,如果刺辊分梳的棉束大,将在入口处产生搓擦,撕扯,造成纤维损伤和形成棉结。此处隔距设置要根据喂入定量和刺辊的速度综合确定。
特别是入口处的第一根固定盖板---锡林的隔距尤为重要。一般此处稍大一点较为有利。定量重,产量高,应大一点;刺辊速度低,棉块大,也应大一点。
锡林---活动盖板部分:
1.主要作用:该区域是最主要的精细梳理区,是分离纤维,去除棉结杂质的最主要区域,其机械状态的好坏,针布的锋利程度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决定梳棉工序的质量情况,并对成纱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该部分对质量的影响:棉结杂质,偶发性纱疵。
3.工艺设定对梳理效果的影响:隔距大,分梳差,盖板花少,棉结杂质多;隔距小,分梳好,盖板花多,棉结杂质少,但容易接针。此处隔距应采用渐缩性设计,以偏小掌握为宜。
锡林---前固定盖板部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