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尽量多排除短绒,同时实现大杂先落。具体措施为: a、改进工艺和托棉板,加大第一、二落杂区长度分别至70mm和相对50mm,以利于大杂先落,同时多排除短绒;b、棉网清洁器与锡林隔距:机前、机后的适当放大,以多排除短绒;C、三角小漏底入、出口隔距分别适当放大,以增加三角小漏底内的静压,充分发挥网眼部分排除短绒的作用;d、盖板速度加快至180 mm /min-230 mm /min,增加盖板落棉短绒的排除量。
③尽量多减少棉结。具体措施为: a、适当减轻喂入定量和生条定量,减轻分梳负荷,提高分梳质量和棉结清除效率,以减少棉结;b、将锡林速度提高至330 r/min-360r/min,根据针布新旧程度合理确定盖板至锡林的5点隔距,锡林至道夫的隔距以0.125mm左右为宜,以提高棉结清除效率和减少棉结;C、锡林与刺辊的线速比增加到2.3以上,以加强纤维转移,减少返花搓揉形成的棉结;d、固定盖板与锡林隔距:后为0.5 mm左右,前为0.3mm左右(或以试验优化确定),以提高分梳效果,减少棉结。
④提高分梳质量。采用质量好的新型针布并优选针布规格合理配套,做好“六锋一准”,优化梳棉工艺,提高纤维梳理度和分离度,使纤维在锡林、盖板间均匀混合,改善纤维从锡林向道夫转移时在道夫针布上的均匀分布程度,提高棉网和生条的均匀度,同时改善清晰度,减少棉结。
⑤加强运转操作管理和清洁工作。大清洁出班前做1次,工间餐后增做1次,减少各处(包括除尘系统)特别是大、小漏底和车肚积花,防止短绒、棉尘积聚和糊塞,以及棉腊和糖分粘糊,使气流通畅,落棉稳定。
⑥温湿度应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