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国家“质量安全年”.我们认真总结2007--2008年我局开展的进境棉花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分析了我省进口棉花农药残留的检出率及其农药种类.评估了国外主要产棉国农药残留的风险与危害。结合我国、湖北省棉花生产使用情况以及国外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的影响.我们提出我国应对进境棉花农药残留的防控措施的建议。
我国棉花生产使用概况
我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大国.也是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国.据有关统计,2007年我国人均纺织纤维消费14.7公斤,纺织工业生产规模约1亿纱锭.棉纤维在纺织工业原料中占60%的比重,每年我国纺织工业用棉量约1200多万吨。2008年我国生产棉花约780万吨.进口棉花约218万吨.进口货值36-f7__,美元,其中进口美国棉花约占47.32%(3737~t[、108万吨、17亿美元),印度棉花占27.01%.澳大利亚棉花占3.42%。
使用棉花杀虫剂的危害
随着全球性气候的变暖,病虫害的滋生,危害性很大.全世界棉花产量约2500万吨,如果对棉花病虫害和杂草不加以控制,将减产30%左右。因此,许多国家的棉花种植者为了保住棉花产量,大量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统计资料表明,全球范围内杀虫剂产量的25%、农药产量的10%被用于控制棉花生长过程中严重的病虫害。
大量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不仅增加棉花种植成本.还严重污染大自然环境。据有关统计,棉花种植的35%的成本用在杀虫剂上.棉花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是所有农产品中最多的.如杀虫剂,平均用量每亩为1.6公斤.而种植蔬菜和水果平均每亩用量分别为0.6公斤和0.1公斤.
小麦为0.04公斤。其中76%的杀虫剂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极其有毒和危险的,以美国为例.最常用于棉花生产的九种杀虫剂中.五种是公认的致癌物:氰化物、溴化磷、氟乐
灵、DICOFOL、PROPARGIFE。其余多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这些杀虫剂和农药对环境、生态、安全和卫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欧盟技术壁垒的影响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最大进口国,2007年我国出口欧盟纺织品服装达282.1亿美元,2008年英国从中国等国进口服装300亿英镑,近两年来欧盟实施REACH法规注册和大力推行生态纺织品标签的进度加快.据TNS(英国消费者指数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关注纺织品服装环保时尚的人的比例上升到72%。2009年6月欧盟已对58种化学物质入境实施限制,欧盟实行的这些贸易技术壁垒未来将对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贸易影响很大。
湖北重视开展进口棉花的农药残留摸底检测工作
湖北地区进口棉花到货量及货值排在全国第7位,2005年进口棉花达到10万吨.因品质重量问题经我局检验出证对外索赔2000多万元人民币,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2007年5月我局领导提出开展进口棉花的农残检测摸底的工作要求,轻纺处十分关注进境棉花农药残留问题,认真按照局领导的工作要求,主动与本局技术中心联系,得到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支持配合.轻纺处组织安排有关科室人员到进口棉花企业到货现场取样.选择不
同国家的进口棉花11个样品送实验室检测,实验室参照国外农残检测方法,以气质联用仪检测了270种农药,检测结果见表l。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