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梳棉 >

怎样直观判断生条的“生”(梳理不足)与“熟”(梳理过度)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9日

虽然现在的检验手段越来越齐全,但我们每天在车间巡回时,通过手感目测定来判断生条的“生”与“熟”对我们控制质量也是很有必要的,就象棉花检验一样,虽然检验仪器越来越先进,但手感目测检验依然是最方便快捷的办法一样。

生条过熟易使后工序加工时纤维抱合力差,短绒多,飞花大,纤维缺乏弹性,强力变低,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分梳过度(如梳理隔距过紧,梳理速度过高,道夫转移率过低,梳棉机台时产量过低,包含生条定量过轻,出条速度偏低);二是原料性能较差(主要是纤维成熟差,强力低,短绒高)。归根到底,“生”与“熟”其形成的原因是梳理度与原料性能不相适应而造成的。生条过生,纤维分离度不好,不利于后工序牵伸,对成纱条干,常发性,偶发性纱疵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掌握好这个度,既不容易,但又非常必要,需要我们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摸索掌握,总起来说,配棉好,上述影响较小,配棉较差,上述把握尤其重要。从我在很多厂看到的情况,分梳过度占的比例要大一些,这同我们以往“紧隔距、强分梳”的工艺理念的惯性有很大关系。

分梳过度,从棉网上看,棉网缺乏张力和弹性,特别是边缘有一碰就破的感觉。从条子看,条子缺乏抱合力和弹性,用手拉条子时能

感觉出抱合力的强弱,用近似于棉花手扯长度时的方法拉纤维时,须条感觉很疲,缺少张力反弹,就象手扯原棉时感觉成熟不好的原棉一样。从梳棉机龙头喇叭口处观察,短绒集聚较快【您可以定量去判断,比如说一个小时龙头积花是多少毫克,是否处于正常,试验方法完全可以自定,只要便于质量控制就是好方法】。从上述三个方面基本可以确定是否分梳过度。

分梳不足,可以用近似于棉花手扯长度时的方法,拉纤维时从拉出纤维板的丝束状,判定纤维的分离程度如何来确定。

总起来说,大家在实践中摸索积累去感觉,有些感觉确实只能意会,

很难言传。


1  2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