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环保型”纱线自动打蜡装置,系列产品及专利号: ZL20042006287.X ZL200520133677.9 ZL200610080036.0 ZL200610080035.6 经九年研究反复试验,“删繁就简,优化组合”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系列产品,本专利技术与传统打蜡技术的对比,不同之处在于纱线从筒子纱高速退绕时形成气圈,纱线从纺织蜡中心孔穿过与孔内蜡发生高速螺旋摩擦,产生聚热效应蜡易附着在纱线表层,实现“螺旋360度自动均匀打蜡,理顺纱线毛羽同步润滑,形成保护层”,使纱线达到根根润滑面面光的顺滑织造效果,打蜡时纱线旋转蜡不转称为“主动打蜡”,主动打蜡能为用户节约纺织蜡块。而传统打蜡是用蜡块压住纱线一面接触打蜡是片面的,打蜡时线走蜡转称为“被动打蜡”,线拉动蜡块时拉锯成粉易造成蜡损失,所以产生的打蜡润滑效果两者是不同的,专利技术比传统技术上蜡科学,定义为;“螺旋360度理顺毛羽同步均匀润滑”新技术,润滑效果更显著,本技术将开创纺织行业纱线润滑新时代,为纺织机械创造和谐。
本技术的优点,投资少、见效快、润滑均匀、节省蜡块、自动打蜡、操作简单。有透明罩罩住纱团,使纱线从筒子纱高速退绕时,摩擦产生的飞花不能污染车间。蜡块用(第三代环保)配方配制 ,进口意大利、德国原料,根据温度调整配方具有抗静点,抗磨擦等特性,减少毛羽,布面清析,有效提高织物技术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不影响织物着色。目前;已有山东、内蒙、广东、江苏、及本地数百家企业在使用,并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本技术“曾荣获全国专利技术发明博览会金奖,本成果具有国内国际纺织业纱线打蜡先进水平并申请国际专利,被列为2006年国家星火计划今年在全国范围推广普及。
科学原理;整经或导纱络筒时利用纱线从纱团导出时产生的自然气圈及恒定螺旋力,纱线经过蜡中心眼实现垂直“螺旋360度均匀打蜡,理顺纱线毛羽同步润滑,形成保护层”,使纱线达到根根打蜡面面光的织造顺滑效果。事实上纱线是蜡的载体,纱线将蜡微粒带至每个接触点并储存在该处形成一层蜡膜,使纱线滑动更加自如,也就是减少摩擦,摩擦力越小所受张力越均匀,从而减少断纱,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上下轴经线及纬线同时打蜡使用效果更好,剑杆织机优为显著.减少投梭及纱勾阻力,提高较次纱线的抱合力,同时增强纱线拉力,有效改善纱线织造时机械干磨损状况。理顺纱线毛羽,消除静电,使断头,粘连,起球,飞花现象明显减少。达到为企业节能降耗增加经济利润的目的。适用于、毛衣编织机、络筒机、倒毛机、圆机、剑杆织机、整经机纱架、合股机、槽筒机、纺纱机、等纺织设备及各种、经线、纬线上、打蜡润滑使用。
科学治理;正确认识不打蜡纱线织造时易与机械发生干摩擦,破坏纱线表层纤维结构产生大量毛羽及飞花,致使纱线易断头,起球,粘连,产生静电,等现象,直接影响织造效率。纱线损耗造成产品成本增高,经济效益下降,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飞花又直接污染车间环境,对职工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历来是治理车间环境污染的瓶颈。主动从根本上对纱线进行先期保护性润滑,增加纱线顺滑从根本上减少纱线磨损问题。
控制毛羽;毛羽是影响纱线外观和风格的一个重要质量指标,纱线毛羽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随着针织产品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消费需求,近几年来对针织用纱的毛羽问题也相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状态与纺纱号数、纱线捻度、细纱锭速、卷绕成形大小等纺纱工艺参数有直接影响,同时由于环锭纱线的毛羽形态无规则性,在纱线表面的分布呈随机性,即使同一纱线大小纱各段长度反映的毛羽平均值,各种长度的毛羽值往往差异也大。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纱线毛羽测试仪检测手段,制定有关毛羽的质量标准。树立科学发展观,采用“螺旋360度自动均匀打蜡,理顺纱线毛羽同步润滑,形成保护层”,使纱线达到根根润滑面面光的顺滑织造效果,能有效防止毛羽不良现象的产生,满足用户的要求。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