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料的选配
1、原料的选配应充分地考虑本厂设备状况及品种要求,优先选择原棉品级好,细度、成熟度适宜,短绒率、杂质率低的原棉。原棉因受产地、采摘期、品种、轧棉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性能有很大差别,实际生产中,我们只能依据现有的设备对不同质量指标的原棉,在工艺上做有限地调整,不可能恰如其分地专物专用。因此,选配原料时,要充分地考虑本厂设备状况及品种要求,以便有效地发挥原棉的特性。
实践证明原棉品级好,细度和成熟度适中,短绒率和杂质率小,原棉经过清梳工序加工后,生条中棉结杂质数量少。这是因为纤维中短绒和杂质少,在牵伸和分梳打击中短绒和杂质扩散的概率小,程度小,同时粘附在纺纱通道部分的各种部件上的数量也少,经过同样多的牵伸和分梳打击后产生的结杂也少。
2、严格控制短绒差异和回花数量
回花,特别是并条以后的回花,其纤维已经充分的伸直平行,如果再次经过清花、梳棉工序接受打击和梳理,或被梳断成为短绒,或被揉搓成为棉结。短绒差异大的原棉混用,排除短绒时其针对性就差,要么造成浪费,要么排除不够充分。因此要严格控制短绒差异和回花数量。从普梳工艺流程清花和梳棉的排除能力以及实践经验来说,为了减少棉结杂质,配棉方案中一般不使用短绒率超过14%的原棉,其平均短绒率的大小一般控制在11.2%以下。
二、 开清棉工序
1、重视开清棉工序工艺流程及工艺的设置
开清棉工序对后工序的的影响在许多厂家没有受到像梳棉工序一样的重视,这是不应该的。其实在抓棉机开始抓棉时,结杂、短绒的控制已经开始,开清棉工艺的选择,对梳棉工序梳理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棉块抓取太大,清花打击点隔距设定不当,打击过度气流不当,造成除尘、落棉不良,杂质短绒得不到及时排除,都可能为梳棉工序带来额外的结杂排除任务,而梳棉工序结杂短绒的排除也是有限的。因此,重视开清棉工序工艺流程及工艺的设置应当同重视梳棉工序一样引起人们的重视。
2、工艺流程选配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尽量使用短流程,结合早落,少碎,多排,合理开清。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清花工序的流程向短而精发展。这一点在国外主流清梳联设备上可以看出。工艺流程选配,应当结合原料含杂质短绒的实际情况,结合早落,少碎,多排,合理开清的工艺原则,灵活一些,以免击碎杂质,损伤纤维。
②发挥自由开松作用,适当握持打击。如在清梳联工艺系统中的FA103双轴流和FA031角钉打手属自由开松,宜选用略高速度,以充分发挥其自由开松作用;FA106B锯片滚筒与FA108E锯齿滚筒等属于握持开松,在满足开松条件下,不宜过分打击,避免击碎杂质,损伤纤维。调整落棉工艺,尘棒、尘刀、分梳漏底隔距,组织好气流分配,保证各机台吸落棉足够风量,能达到渐开缓打、早落、多排、少损碎,降低结杂要求。
3、清花机械要求
开松部件要光滑,前后机械中管道气流畅通,各部件隔距要准确,梳棉管道光洁不挂花,使原棉在加工过程中不返花,不挂花和不缠绕。做好输棉管道、棉箱密封与保持足够风量及压力,流畅输棉,光滑不粘挂、挤压阻塞,顺利转移对少产生棉结有利。A系列老机要注意对打手进行改造。
三、梳棉工序
梳棉工序是降低结杂、除短绒的关键工序,梳棉机是清梳联最末台机,也是分梳除棉结细杂最有效机台,尤其是棉结,在开清棉成倍增加,唯有梳棉能清除80%左右。为了降低结杂、减少短绒,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金属针布的合理选型
2、选择适宜的针布磨砺周期
3、提高纤维转移率
4、增加固定盖板,棉网清洁器等附件确保排除短绒和棉结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