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检测方式的分类
电子清纱器根据检测方式可以分为光电式检测和电容式检测两类。
光电式检测是让纱线在一个发光体和一个受光体之间运行,由于纱线档住了部分由发光体射向受光体的光而在受光体上形成了一个阴影,该阴影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当时在检测区域内的纱线的轴向剖面的面积的大小。由于检测区域的宽度是固定的,所以也可以认为该阴影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当时在检测区域内的纱线的平均直径的大小。同时,该阴影的大小决定了通过受光体的电流的大小,从而完成了一个由几何量(平均直径)的大小决定电量(电流)的大小的转换过程。
电容式检测是让纱线在一个由两块平行极板形成的电容之间运行,根据电容的物理定理可以知道一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决定于两块平行极板的面积、板间距离、板间物质的介电系数和板间电场的分布状况。当板间没有纱线时板间介质基本上是空气,极板电容为C1。当板间投入纱线时情况就变得比较复杂,此时的极板电容为两个不同电容的迭加形式,其中一个电容是由极板中空气所占据的极板空间形成的电容,另一个电容是由纱线所占据的极板空间形成的电容,由于这两个电容以并联方式存在,所以可以认为此时的极板电容C=C1+C2 其中C1是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容,C2是以纱线和空气的混合物为介质的电容。物理定律告诉我们C=KS/ud,其中K为系数,S为极板面积,u为介电系数,d为板间距离。由于我们认为极板的面积和间距是固定的,系数K也是固定的,纱线进入极板间时所改变只是介电系数。
因为C=C1+C2,且C=KS/ud,所以有C=KS1/u1d+ KS2/u2d =K/d *〔(u2 S1+u1S2)/ (u1u2)〕。由此可见极板电容是可以随着纱线直径(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它绝对不是线性的。
以上只是一般性的定性的论述,只是告诉我们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将纱线的几何属性转换成电量供我们检测鉴别。而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清纱目的尚需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