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选配原料,充分发挥配料在提高单纱强力中的作用。在成熟度正常(细绒棉为1.56-1.75)的情况下,用细度细、长度长、整齐度好(HVI检测84以上)、短绒少(12%以下)、单纤维强力好(4.0CN以上)的原棉所纺的纱,条干好、强力高、单纱强力不匀率低。原棉细度细,成纱截面包含的纤维根数多,成纱强力高,单纱强力不匀小。
二、提高原料混合均匀度,降低成纱强力不匀,可提高单纱强力
1、科学设计好棉包装箱排列图并严格执行到位。
2、做到使棉包松紧基本一致,紧包要松包(剪断铁丝剩2根存放24小时),回花、扯断的回条和回卷要打成85公斤左右的包并放置于中间。
3、做好削高嵌缝工作,使起始抓棉能够平整并能抓到每一成份。
4、一箱花快抓完时,要将底层稀散的花收集归放到下一箱。
5、混纺产品尽可能用棉包混棉,如采用并条混棉的必须实行三并,同时合理的排列头并混纺棉条。
6、加强生产调度和运转管理,做好先纺先用。
三、改善半制品结构,提高半制品质量,可提高单纱强力
1、减少短绒率。我们曾试验,粗纱短绒率减少1个百分点,成纱强力可提高3-5个百分点。生条和精梳条的短绒率要分别控制在17%和7%以下。
2、优化梳并粗工艺,采用新技术,提高纤维的分离度、平行度、伸直度,改善条干均匀度,以提高单纱强力。
3、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的情况下,尽量加大粗纱捻系数。一是可防止粗纱在细纱退绕时意外牵伸,二是可增加进入细纱前区牵伸的粗纱捻回数,改善成纱条干,从而降低成纱强力不匀,提高单纱强力。
4、降低重量不匀率,减少粗纱细节。可将粗纱机后导条架整体前移50-80cm,减少棉条退绕过程中产生意外伸长的几率。结合工艺调整并稳定好张力,采用优质假捻器,增加前罗拉至锭翼顶孔段须条的假捻作用,控制好粗纱伸长率在1.2%以内,大、中、小纱在1.5%以内,台差在标准的±0.5%以内,以减少意外伸长。
5、还要要消除开关车防细节装置或系统失灵和故障。机后导条罗拉每班进班检查1次,严防不转或打顿造成棉条退绕时意外伸长。粗纱锭翼压掌的纱条通道处每天由责任机台的保全工全数检查一次,消除起槽和毛糙的现象。加强专件器材的修理与维护,防止上下胶圈老化、龟裂、起槽等或配合不良,以及上下销变形引起牵伸时胶圈不贴伏或内凹,皮辊不良(如起槽中凹、偏心等),罗拉偏心、振动等 ,造成粗纱条干不匀(有细节),从而减少粗纱细节,提高单纱强力。
四、降低细纱不匀,提高成纱强力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