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设备方面 细纱工序如何降低毛羽

来源:中国纺机网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6日

1、导纱钩表面毛糙不光洁及导纱钩在纱线通道位置磨损起槽,增加了对纱线磨损,故毛羽增加。选用较小孔径的导纱钩,可减小气圈,使纱条与导纱钩的接触面积减小,有利于捻度传递和降低毛羽数量。同时为减少纺纱中对纤维的摩擦,应使纱线通道光洁,减少导纱角,尽量减小接触面积,导纱角一般为15°~25°为宜。

2、在加捻卷绕中,由于部件不光洁,或在后加工中由于受反复拉伸和松弛,或与导纱器摩擦等也形成毛羽。

3、细纱机前区使用集合器可减小加捻三角区,使成纱结构紧密光滑,有利于减少毛羽。

4、胶辊表面状态与毛羽密切相关,从实际经验来看,硬度大、表面光洁度好的胶辊可有效地降低毛羽。

5、毛羽在钢丝圈走熟期较多,在稳定期较少,在衰退期又增加。适当加重钢丝圈重量,可减少毛羽数量。同时可调整纺纱张力,控制气圈与隔纱板的撞击和摩擦,减少毛羽的产生。

6、钢领边宽大、钢丝圈运行一般较为稳定,毛羽少。

7、钢领、钢丝圈使用周期与成纱毛羽密切相关。要及时对衰退钢领进行抛光或回磨或者报废处理,钢丝圈要掌握好使用周期。

8、钢领与钢丝圈要适当配合,钢丝圈过轻,运行则不平稳,使纱线气圈与隔纱板摩擦加大,同时钢丝圈运动的接触面积要大,可减少压强及热磨损,增强运转中的稳定性。钢丝圈形的选择要与纺纱号数相适应,纱粗圈形宜大。

9、细纱锭子不垂直,钢领板不水平,钢领松动,叶子板不平整,导纱钩、钢领和锭子不同心等,均会使毛羽明显增加。特别是导纱钩、钢领和锭子三者不同心,造成气圈不正,使纱条与隔纱板摩擦、撞击,与纱管顶部摩擦,使纱线毛羽成倍增加。

10、采用新型钢领、钢丝圈。在使用过程中,钢领、钢丝圈存在磨合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如果钢领、钢丝圈使用寿命加长,则稳定期的时间相应加长,对减少与稳定成纱毛羽十分有利。合理选配钢领、钢丝圈型号。钢领、钢丝圈的型号及配合,影响钢丝圈纱线通道大小及钢丝圈运行的平稳状态,从而影响纱线毛羽,必须合理选择与搭配。

11、合理确定钢领直径。钢领直径对细纱毛羽也有一定的影响。当锭速不变,钢领直径增大,钢丝圈线速增加,纱线张力增大,气圈纱段所受空气阻力和离心力也增大,使成纱毛羽有所增加。

[1][2]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