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的纺织工业正在抓住机遇,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了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纺织企业在进行战略性改组、企业结构调整、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紧锣密鼓地进行产品结构与技术结构的调整。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枝术,走向短流程、自动化、连续化是具有时代性的技术进步的方向,而高速高产梳棉、清梳联技术的引用是核心之一(国外的清钢联占总量的70%,而国内的清钢联占总量的22%,目前以20%的递增速度在发展)。
在梳棉技术的发展史上,梳理器材与梳棉机的发展一直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优良的梳理元件,才能支撑新型梳棉机的性能。现代高产梳棉机对针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几何规格、材料与处理、精密程度,几何规格尤为重要。
锡林针布
随着梳棉机的产量再一次由25-35千克/台时提高到45-140千克/台时,在刺辊速度相应提高的情况下,锡林速度逐步由360转/分钟提高到450-600转/分钟。随着锡林速度的提高,离心力增加,梳针上纤维滑脱趋势增加,为了改善握持分梳的能力,针齿工作角必须随之减小。随着梳棉机产量的增加,针布负荷增加,梳理度下降,为了减轻针布负荷,增加梳理度锡林针布的总高必须随之减矮,齿密随之加密。
为了使新型针布具有更为优良原纺纱性能,我公司的锡林针布由总高25系列向20、18、16发展,采用浅齿、密齿、薄齿、小工作角、大横纵齿密比。齿深0.5-0.3毫米、齿密每平方英寸860、900、1080齿、基厚0.5-0.4毫米,工作角由60度减至50度、横纵齿密比由2.3-2.6提高到4.25-3.75。
道夫针布
梳棉机高速高产以后,要增大纤维的转移剥取能力;尤其要解决锡林针布矮、浅、密与小工作角带来的纤维转移与引导高速气流问题。我公司生产的(AD4030×01890、AD5030×01890)道夫针布采用小工作角、园弧形齿尖、组合形齿形来加大转移剥取能力、握持能力并兼顾抗弯强度;同时增加齿高以增大齿间容量和引导高速气流。
盖板针布
为了适应高速高产梳棉机锡林针布矮、小、低、浅、尖、密的配套要求,盖板针布必须改进植针排列和减小横向针尖距。采用横密型、稀密型和横向密纵向渐增的弧形曲线排列与基厚减至0.5-0.4的锡林针布相适应。我公司生产的横密型(MCC36)、稀密型(MCB48)和横向密纵向渐增型(MCH52)盖板均是按上述原理与要求开发的。
刺辊齿条
刺辊部分要对纤维和棉束进行握持分梳,并清除其中的的杂质,梳棉机高产以后,为了有足够的作用齿数以保证良好的分梳除了在保持锡林与刺辊有较大速比及不增加纤维损伤的条件下刺辊高速化外,就是将针齿加密,在横向与纵向增加作用在同一个棉束上的齿数;其次为了将分梳过的纤维完善地转移给锡林以及提高落杂效率,还得适当加大锯齿的工作角。针对不同纤维,我公司有高速高产梳棉机用刺辊齿条(AT5010×05032V)供用户选择。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