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纺织技术中心 >

壳聚糖在纺织品抗菌整理应用

来源:中国纺织科技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下述反应在改性纳米TiO2 胶粒表面引入了功能基团R,当R为活性基团(如环氧基、硅氧烷基等)时,可在一定条件下直接与纤维中的某些基团(如羟基、胺基和酰胺基等)发生接枝反应,形成共价键结合;当R为-NH,和-OH等时,则可通过交联剂的作用使改性纳米TiO2 与纤维结合。改性纳米TiO2 表面存在的硅氧烷基等基团,还可以避免纳米TiO2 与纤维直接接触,降低TiO2 对纤维的光氧化作用,从而缓解纤维的劣化。
    2.2 光触媒整理工艺
    2.2.1 光触媒整理剂用量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采用不同用量的光触媒整理剂Nano PC处理织物,测定其降解甲醛的能力,结果见表1。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15-044802-243.jpg

  由表l可知,增加光触媒整理剂Nano PC用量,有利于提高织物的光催化性能,但用量超过1%时,其用量的增加对降解甲醛能力的提高已不明显。因此,一般光触媒整理剂Nano PC处理织物时,用量应选择1%左右。
    2.2.2 交联剂用量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分别采用不同用量多活性基交联剂与Nano PC复合的光触媒整理剂Nano PC.1处理织物,测定其降解甲醛的能力,结果见表2。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15-044829-323.jpg

由表2可知,在Nano PC中加入交联剂后,整理织物降解甲醛的能力较不加交联剂时有所下降,且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整理织物对甲醛的降解率逐步降低。这是因为交联剂为多活性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活性基问会相互交联,在织物表面形成网状结构的薄膜,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光触媒整理剂与甲醛反应。
    因此,为了提高光触媒整理剂光催化效果的持久性而加入的交联剂,应选择其适当的加入量,一般以光触媒整理剂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5)-(1:1)为宜。同样,在光触媒整理剂Nano PC中加入含其它活性基团的交联剂后,其降解甲醛的能力也与加入交联剂的量有一定的关系。
    2.2.3 焙烘温度和时间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改变焙烘温度和时间,分别用纳米光触媒整理剂Nano PC,Nano PC-1,Nano PC-2和Nano PC-3处理织物,然后测定处理后织物降解甲醛的能力,结果见表3和表4。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15-044900-558.jpg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15-044924-394.jpg

  由表3和表4可知,随着焙烘温度的升高和焙烘时间的延长,各光触媒整理剂处理织物降解甲醛的能力逐步提高;当焙烘温度为130 ℃,焙烘时间为5 min时,降解甲醛的效率已比较理想,若再进一步升高温度或延长焙烘时间,甲醛降解率无明显提高,反而会影响织物手感。因此,焙烘温度应选择130 oC左右,焙烘时间应选择5 min左右。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