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锡林梳理度的计算:锡林针面纤维量对梳理质量至关重要,锡林纤维量越高,梳理强度越低,梳理质量下降。从这一点也可看出,要提高梳棉机的产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量时增加出条速度保持定量不变比增加定量保持出条速度不变更合理。
梳理面积(25.4㎜2×针面齿数(齿/25.4㎜2)×锡林速度×60
梳理度(齿数/根纤维)=每小时产量(㎏/h)×1000×1000×纤维根数(根/mg)
上式中,梳理面积为锡林表面积。有人认为,在现代梳棉机又抬高锡林,又增加固定盖板,即增加梳理弧长度条件下(注:增加固定盖板,其实质是增加了有效梳理面积),不同型号梳棉机的梳理弧长度也不同,用上式传统梳理度计算方法是否恰当。在锡林上真正起到对纤维梳理的区域,只有梳理弧长度一段,即锡林和盖板(含回转盖板及固定盖板),而不是整个锡林表面。事实也证明这一点,增加梳理弧长度已成为梳棉机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为此用“有效梳理度”来衡量(有效梳理区及总齿数来测算)。有效梳理度(齿数/根纤维)其公式如下:
梳理弧长度区域面积(25.4㎜2)×针布齿数(齿/25.4㎜2)×锡林速度(r/m)×60
梳棉机每小时产量(㎏/h)×1000×1000×纤维根数(根/mg)
计算过程:
刺辊
1、刺辊表面总齿数Z=250×1020×3.14/5.0×3.2=50043齿
2、刺辊转速754转/分
3、纤维平均长度C=0.038米
4、VF×W可以用梳棉机的产量克/分代替,因落棉很少,可以忽略此因素,计算结果:4.5×150=675克/分
5、将细度1.55分特换算为公制支数10000/1.55=6451公支
计算结果:刺辊C值=754×0.038×50043/6451×675=0.33齿/根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