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梳理度的概念:梳理度也称分梳度,一般是以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来表示。纤维受梳齿数是决定生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梳理度过大,纤维易受到损伤及短绒增加,梳理度不足,纤维单纤率低,不能充分被分解。上述两种情况均对成纱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立达纺纱手册》指出:梳理度指单位时间内,每根纤维受到梳理的平均针齿数。其推荐值为:在刺辊上每根纤维得到0.3个针齿的梳理(即每个针齿上约有3根纤维),在锡林上一般为10~15齿/根。
《棉纺学》中指出,高产梳棉机“C”值(梳理度)一般在0.5~1齿/根。从二者提供的情况来看,立达公司更注重防止纤维过分梳理,这与当前实际情况更一致。
二、梳理度的计算:
1、刺辊梳理度的计算:
nT×L×ZC = VF×Nb×W
式中: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W—棉层定量(克/米)
nT—刺辊转速(转/分)
VF—给棉速度(米/分)
L—纤维的平均长度(米)
Nb—纤维公制支数
Z—刺辊表面的总齿数
DT×∏×b DT:刺辊直径(㎜),b:刺辊长度(㎜)
Z = P×R P:锯条纵向齿距(㎜),R:锯条条距(㎜)
对清梳联或其他梳棉机也可以根据实际台时产量和落棉率求出单位时间的喂入量克/分来取代W.VF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