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纺纱工艺尽管在机械结构上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在完成工艺要求的牵伸之后,在加捻之前,把从前罗拉钳口输出的较宽的纱条进行聚集,使得纱条宽度变的很窄,单纤维之间排列更加紧密,并且尽量保持在这种状态下进入加捻区。虽然有的报道说是此举消灭了“加捻三角区”,但实际上纱条在加捻前后的宽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紧密纺的加捻罗拉钳口处仍然有一个极小的所谓“加捻三角区”,当然其危害性已降低到最小。
1.由于在加捻前,纱条中单纤维充分伸直,相互平行,而且排列紧密,所以在加捻罗拉钳口处(也叫阻捻罗拉,因为其有阻止捻度传递的作用),纱条直径变得很小,所以基本消除了“加捻三角区”,由于加捻前单纤维充分伸直、平行,没有毛羽伸出纱条主体,所以成纱毛羽很少,特别是3毫米以上毛羽极少。
2.在细纱中由于各单纤维是在伸直、平行的状态下加捻,在单纱受到拉力时,各单纤维受力基本一致,所以紧密纺强力比传统单纱高。而且由于紧密纱中的单纤维排列紧密,相互间抱合力大,这也有助于提高纱线的强力。
3.在紧密纺工艺中,纱条是在完成了工艺规定的牵伸之后再进行聚集,所以其条干不匀的指标没有大的改善,但在其聚集区有对纱条的整理作用,且在加捻罗拉钳口处加捻时纤维的内、外层转移没有传统工艺强烈,所以紧密纱的条干不匀,粗、细节指标比传统纱要好。
4.由于紧密纱的上述特点,为下道工序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紧密纱毛羽少,所以减轻了上浆、烧毛等工序的压力,在无梭织机的纬纱使用紧密纱时大大减少了引纬的阻力,提高了织机效率。
5.由于紧密纱纤维排列紧密,和相同号数的传统纱线相比直径小,所以用相同经、纬密织成的布透气性好,布面平整、光滑,是高档纺织品的理想用纱。
6. 由于紧密纺的积聚作用,本应由吸风口吸入风箱中的短绒被包卷入纱线中,减少了细纱工序的损耗,提高了制成率。
紧密纺工艺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下所述:
1.紧密纺设备的造价较高,增加了纺纱厂的设备投资。
2. 丰田采用负压吸风网眼皮圈积聚纤维,耗电比传统纺纱增加20-30%。
3.每根纱线对应有一个吸气口,其吸气口处的负压锭间差异较大,但品质,毛羽一致性要求高。维护难度大,品质风险高。
4. 为保证纺纱一致性,网眼皮圈清洁周期需在4-7天内,每次两小时,浪费人力,损失产量。
5.除了毛羽指标有很大的改善之处,纱线的其它指标如条干、粗、细节等改善幅度不大。
6.紧密纱在经过络筒工序后,还会增加较多的毛羽。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