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棉的调节
前进给棉一般落棉率掌握在5%~17%,后退给棉一般落棉率掌握在18%~25%。给棉齿数的多少决定给棉的长度。齿数多,每个长度短,相应单位长度内纤维的梳理次数增加,改善了精梳条的质量,同时影响精梳机的实际效率。
给棉棘轮、给棉形式与给棉长度的关系:
落棉率的调节
新型精梳机分离隔距共可改变6mm,最近隔距时落棉率最低,改变分离隔距1mm,可改变落棉2%~2.5%落棉刻度与落棉隔距的关系:
但调节落棉隔距不是调整落棉的唯一手段,分离隔距过大,影响给棉效果,给棉部分的齿轮容易磨损。
可通过调节给棉棘轮、给棉方式、针布稀密度来控制落棉。给棉罗拉棘轮改变一齿,落棉率改变0.5%~1%,前进给棉改为后退给棉,落棉率可改变4%~6%,锡林针齿改稀与加密落棉率可改变1.5%~2%。
顶梳的调节
顶梳梳针的深度可按五档调节,即-1、-0.5、0、+0.5、+1,一般采用-0.5,分离隔距大于10mm时,不能采用-1,以免锡林针尖与顶梳梳针相碰。
顶梳的密度可按三档调节,即一般纤维采用26针/cm或28针/cm,,纺细特品种时采用30针/cm,或32针/cm。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