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原料成本占整个纺纱成本的70%以上,所以工艺设计人员首先要熟知原料情况(产地、特点、价格、适纺品种等),尽量以最小的配棉成本纺制适合的纱线品种。
一、传统的配棉方式为分类排队法。配棉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指标主要有:
a.各原料成分配比
b.品级
c.成熟度
d.长度
e.含水、含杂等
二、开清棉工艺配置
目前开清棉工序一般分两种配置
1、清梳联配置
清梳联生产的半成品为延绵,因此一般不需要关注半成品的定量问题。主要关注参数一般有:
a. 棉包的排列
b. 各单机尤其是往复抓棉机的运转效率(肋条的高低)
c. 各单机间相连的气流参数保证
d. 各部分打手速度配置
e. 单轴流或者双轴流的尘棒隔距配置
f. 各单机除杂效率分配问题
2、成卷线配置
由于半成品为棉卷,所以关注参数一般有:
a. 棉卷定量、长度、伸长率
b. 棉包排列及抓棉机运转效率
c. 尘棒隔距
d. 各处打手速度
e. 各单机除杂效率分配
三、梳棉工艺配置
a. 生条干定量(g/5m)
b. 总牵伸倍数(机械、实际)
c. 刺辊、锡林、道夫、盖板速度
d. 小漏底工艺配置以及各处隔距配置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