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织物吸湿多分子层模型的模拟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面料水分吸湿的层数都在1左右。C值在0.2~0.3之间,彼此相差不大,因为C值在理论上只与材料的性质有关。表4是计算出来的模拟值。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1-051220-827.jpg

图2比较了7种织物实测值与模拟值的关系。可以看出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吸湿性能呈曲线变化。从以上各个织物的吸湿性能来看,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85%的条件下织物的干基含水率只在10%左右,可见织物的整体吸湿性能比较弱。其原因是:以上各个织物所用的材料是涤棉混纺纱线,材料的固有吸湿性能对织物的吸湿性有重要影响。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1-051246-324.jpg

由图3可看出相同材料的织物在经纬密度一致(400根/10cm×220根/10cm),组织结构不同时,平衡时缎纹的干基含水率比斜纹要高。这说明缎纹组织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斜纹组织相对较差。

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某类织物在给定条件下的吸湿性,且能够预测出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平衡含水率。该模型的机制应用了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来研究织物吸湿性能,认为织物的吸湿符合多分子层吸附理论,通过模拟得知,该模型能较好的与实验数据相吻合。织物的结构一致时,织物的经纬密度也是影响织物吸湿性能的重要因素。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9/20110901-051308-792.jpg

3结语

模型的选取与建立是个关键问题,要考虑很多因素,织物吸湿多分子层模型是借助BET模型思想而建立的,认为织物的吸湿满足多分子层吸附理论。

1)该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2)给出了模型中3个未知量的具体数值,其值因织物的不同而不同。

3)织物平衡时的干基含水率与织物的经纬密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密度越大,平衡时的干基含水率越高,密度达到一定值后,干基含水率反而下降。

4)织物的经纬密度相同时,在相同条件下缎纹组织明显比斜纹组织的吸湿性能高。

借鉴BET方程而建立的织物干基含水率模型,能够较好地反应客观实际,是研究织物吸湿性能的一种重要方法。今后可以从不同机制来建立相关模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更加完善的吸湿模型。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