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纤维集合体吸湿及导湿性能的计算机模拟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0日

3.2.3纤维束最大芯吸量

最大芯吸量是指当芯吸达到最大高度时纤维束内的液体总量,它反映了纤维束对液体的承载能力。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8/20110830-100622-563.jpg

由图6可见,纤维束的最大芯吸量随着纤维线密度值的减小而增大,并在纤维线密度为0.36dtex时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纤维进一步变细,最大芯吸量反而降低。这是因为纤维过细,纤维之间毛细孔容易阻塞而使纤维束孔隙率下降。

3.2.4纤维束初始芯吸速度

纤维束芯吸速度的快慢可以反映其导湿快干性能的好坏,特别是纤维束接触水分瞬间时的初始芯吸速度决定了织物能否迅速导湿快干。由式(9)(纤维束芯吸动力学方程)可知,纤维束的芯吸速度是逐渐趋缓的,在芯吸开始瞬间(t=0,x=0)趋向于无穷大。为了得到1个可以比较的芯吸速度值,将芯吸刚刚开始即芯吸高度达到0.1mm时的瞬间芯吸速度视为初始芯吸速度。由图7可见,随着纤维线密度值的减小,纤维束的初始芯吸速度呈线性下降趋势。可见细旦纤维虽然吸湿保水性能较好,但是导湿快干性能反而不如常规纤维。
/Files/UploadFiles/ttmn.COM/2011/8/20110830-100724-609.jpg

4结论

纤维的线密度影响着纤维束内毛细孔的生成数量及其几何性质,从而影响纤维束的芯吸性能。综合上述模拟实验结果可知:相比常规PTT纤维,纤维细旦化有利于纤维束吸湿保水能力的提高,但并不是越细越好。当单纤维线密度为0.36dtex左右时,其纤维集合体的毛细孔生成能力最强,纤维集合体的最大芯吸高度、最大芯吸量均达到峰值,所以此时纤维集合体拥有最佳的吸湿保水能力,但是,纤维细旦化也使得纤维束的导湿快干性能下降。由此可见,一昧地纤维细旦化开发吸湿排汗类纤维是不可取的。

<<上一页[1][2][3]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