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机网技术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纺机网 >  技术中心 >  测试 >

国内染料生产及印染企业常见生态问题的分析

来源:印染在线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2日

五氯苯酚(PCP)在染料中也有存在。作为高级蓝色和紫色染料的代表,例如,活性艳蓝KE2GN(C.I.活性蓝198)、直接耐晒蓝BL(C.I.直接蓝106)、直接耐晒蓝FFRL(C.I.直接蓝108)和永固紫RL(C.I.颜料紫23)等,是以五氯苯酚作为原料,得到四氯苯醌后与各种芳胺生成三苯并二 嗪染料。如果染料在后处理过程中没有将PCP除尽,则将残留于成品中。根据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规定,最终产品中限定值为5mg/kg。

9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衍生物

Oeko2TexStandard100规定氯化苯、二氯化苯(1,22二氯化苯、1,32二氯苯、1,42二氯苯)、三氯化苯(1,2,32三氯苯、1,2,42三氯苯、1,2,32三氯苯)及四氯、五氯、六氯苯在纺织品上限量不能超过1mg/kg。据悉,自1995年至今,国内已查获因含有各种氯化苯的纺织品损失达亿万美元。其原因是有些染料和颜料在合成过程中以此为溶剂,例如,在22羟基232萘羧酰胺(色酸AS)、铜、酞菁合成的晶体处理,以及杂环类染料和颜料后处理时作为溶剂。

这些化合物在反应结束后必须除去,但对于密度比水大的氯苯系列,一般使用水蒸气蒸馏出水和溶剂,回收率很低,因此残留在染(颜)料中。

10 多氯联苯

多氯联苯是一种致癌物质,具有高生物蓄积性,难以生物降解。欧盟规定产品中多联苯含量不得高于50mg/kg,美国规定为25mg/kg。

用多氯苯作为溶剂的化学反应于高温下产生多氯联苯。某些还原染料、蒽醌结构染料、酞菁染料、杂环型荧光增白剂都曾测出含有多氯联苯。双氯联苯胺(DCB)合成的黄色和橙色有机染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而产生多氯联苯。这些情况已在染料和纺织品上发现,必须小心。

11 邻苯二甲酸酯

欧盟指令1999/815/EC规定要求六种邻苯二甲酸酯,即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2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和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作为软质PVC增塑剂,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的可放入口中的玩具和儿童用品时,其含量不得超过0.1%。此后,欧盟不断发布该决定的修改令,最近一次发布的决定是欧盟在2003年11月19日发布的第16次延长1999/815/EC有效期至2004年2月20日。德国、瑞典、丹麦等国都有相似的法令。Oeko2TexStandard100的2000年版则将这6种邻苯二甲酸酯作为PVC增塑剂的服装铺料适用于婴幼儿标准。

这6种邻苯二甲酸酯已列入环境激素,不仅影响儿童,同时影响成人的免疫系统和荷尔蒙分泌。据《环球时报》2004年7月报道,由于长期使用一种塑料拖鞋,造成男性不育症,这一报道引起德国消费者杂志《市场测试》的关注,他们联合质检、环保和法律部门,对市场上流行的25种塑料拖鞋,其中包括马可波罗、彪马等世界名牌拖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有14个品种中含有高含量邻苯二甲酸酯,其通过脚趾表皮角质层渗入人体内,由于该物质类似于雌性激素,引发男性不育症。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可作为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的染色载体,在BASF、日本第一工业制药公司的某些高温匀染剂中发现有DBP成分,使用这类助剂将危害人体健康。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相关信息 
  • 分享
  • 分享至腾讯微博
  • 分享至开心网
  • 分享至人人网
  • 分享至新浪微博
  • 分享至网易微博
  • 分享至豆瓣网
  • 分享至MSN
  • 分享至飞信空间
  • 打印该网页
  • 打印
 推荐企业
 推荐企业
浙江锦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推荐企业
丝普兰喷气织机 润源经编
关于纺机网 | 网络推广 | 栏目导航 | 客户案例 | 影视服务 | 纺机E周刊 | 广告之窗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本站声明 |